打开APP
×
国内第二大IP玩具商52TOYS冲刺港股!启明创投、中金资本等近20家机构押注|IPO直通车
科创板日报 梁又匀
2025-05-26 星期一
原创
①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花旗集团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成为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②公司采用“自有IP运营+授权IP合作”模式,2024年自有IP营收贡献比例为24.5%,授权IP贡献比例为64.5%。
新消费日报
关注

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2025年3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IPO直通车”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IPO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直通车”,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IPO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直通车”将是您洞悉IPO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5月26日讯(编辑 梁又匀),国内又一潮玩品牌冲击港交所。

近日,中国知名IP玩具公司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花旗集团与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继知名潮玩、玩具厂商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之后,52TOYS成为又一家冲刺港股的IP玩具公司。

招股书显示,52TOYS所属的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成立之初就定位于IP玩具的研发和运营。目前,该公司已推出静态玩偶、可动玩偶、发条玩具、变形机甲及拼装玩具、毛绒玩具及衍生周边等多品类IP玩具产品。其所签约的IP也包含了蜡笔小新、猫和老鼠、哆啦A梦、草莓熊、史迪奇等众多知名形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4年中国GMV计,52TOYS是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从业务层面52TOYS的IP合作、趣味性产品研发模式较为成熟,2024年公司营收为6.3亿元,归母净利润仍然显示亏损1.22亿元,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0.32亿元。其财务数据表现与上市前的布鲁可较为相似。

身在“IP、潮玩”赛道,52TOYS经营模式有何独特性?又能给市场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增收不增利,52TOYS依赖授权IP

有意思的是,创始人陈威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其不想成为“下一个泡泡玛特”的观点。资料显示,2015年,公司成立独立玩具运营品牌52TOYS,创始人陈威、黄今均是国内IP代运营、玩具创意开发领域的资深人士。

据《科创板日报》获悉,陈威是国内首批接触并意识到IP玩具商业潜力的商家。1999年,陈威在北京开设游戏机店时,其收购自国外的IP玩具摆件就吸引了不少顾客。在2002年至2004年间,陈威陆续拿下美国收藏玩具品牌McFarlane Toys、日本万代(BANDAI)玩具旗下多个经典IP的中国代理权。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黄今则是资深的游戏开发、桌游运营推广从业者,曾联合开发了风靡全国的桌面游戏《三国杀》,拥有丰富的IP运营、游戏玩法创意经验。

两人的从业背景决定了52TOYS相较于盲盒、艺术潮玩,更为提倡“收藏玩具”概念,既包括IP潮玩摆件、可动人偶手办,也深耕玩具玩法开发、IP呈现形态等。除了盲盒外,52TOYS已推出猛兽匣系列、发条玩具系列、毛绒玩偶系列等。

目前,52TOYS主要采用“自有IP运营+授权IP合作”的模式。公司旗下拥有35个自有IP及80个授权IP。营收占比显示,2024年自有IP营收贡献比例为24.5%,授权IP贡献比例为64.5%,外部采购玩具贡献率为10.8%。

从营收构成上看,52TOYS并不存在对于单一IP的依赖性,但公司营收贡献幅度最大的多个IP均来自授权IP。

与布鲁可所类似,受到代理IP数量增加、销售抽成影响,2024年52TOYS的IP授权成本占公司总成本支出的12.1%,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占总营收的7.14%,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蜡笔小新、猫和老鼠等在内的多个授权IP并非独家合作。泡泡玛特、TOP TOY等国内其他头部潮玩厂商也拥有类似的IP合作开发权限,市场上同一IP的同类周边产品竞争极为激烈、销售渠道分散,消费者往往有多样的玩具选择。

2022年至2024年,52TOYS分别实现营收4.63亿元、4.82亿元和6.3亿元,同期分别亏损0.17亿元、0.72亿元和1.22亿元。同期经调整净利润略有改善,分别为-0.57亿元、0.19亿元和0.32亿元。

然而52TOYS投入较大成本研发的猛兽匣系列产品近三年的GMV仅为1.9亿元,公司的核心营收仍然来自于盲盒类授权IP产品。2024年中国GMV统计,52TOYS旗下以盲盒产品为核心蜡笔小新以及猫和老鼠产品系列位列中国同类IP产品第一。

近20家资本参投52TOYS

从营收利润数据、经营模式等角度来看,52TOYS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52TOYS不断有资本参投押注。

5月12日,万达电影突然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影时光、关联公司儒意星辰将共同收购52TOYS老股并认购新股,合计投资金额1.44亿元。完成投资后,影时光与儒意星辰将合计持有52TOYS这家公司7%的股权。

公告表示,双方未来将在IP玩具产品开发及销售、市场营销和其他相关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内容包括渠道合作、品牌宣传合作及IP合作等。

根据本次投资金额及收购股份规模推算,上市前的52TOYS估值达到了42.73亿元。

在万达电影参投前,2017年起,52TOYS总计有约20家资本机构参与了融资,不过每家机构出资额并不多,往往在数百万至一千万左右。

52TOYS招股书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包括三位核心高管陈威、黄今以及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柏洁,以及7家投资机构。

除了陈威持股19.03%,启明创投持股10.67%、中金资本持股10.65%是持股前两大股东,而黄今、柏洁则分别持股9.69%和8.09%。若将万达电影两家关联公司视作一致行动主体,则万达电影将以7%持股跻身为第七大股东,仅次于国中资本的7.24%股份。

对于万达电影的突然入局,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其主要看中了52TOYS的影视IP合作成功经验,有意拓展衍生品“副业”。尤其是2025年以来《哪吒2》火爆的衍生品生意,让不少投资机构、影视公司看到了巨大的IP玩具市场。

2023年,52TOYS曾联名《流浪地球2》推出多款变形玩具。其中,首款玩具“笨笨”变形机甲众筹发售于电影上映期间,上架仅10天左右成交额达到近千万元,收获行业关注。

随后52TOYS又陆续推出了“门框机器人”等其他电影内变形机甲模型玩具,持续运营IP热度。招股书显示,52TOYS与《流浪地球2》的联名合作包含中国、日本范围的玩具开发和推广,预计合作将于2025年到期。

据万达电影动画及相关IP投资历史显示,公司旗下《熊出没》系列是国内长红的动画IP。近期万达电影旗下子公司也曾在近几年顺利完成多个海外游戏IP、国内小程序游戏的发行和运营,从游戏IP中孵化衍生品玩具,甚至升级为影游联动也是当前一大热门方向。

目前较为尴尬的是,国内影视行业缺乏稳定且有票房号召力、影响力的强势IP,电影消费市场略显冷清。因此,此前52TOYS的衍生品运营经验,是否能够帮助影视IP作品拓展商业化边界,还是个未知数。

招股书未来规划显示,52TOYS融资的重要目的在于拓展公司的国内外直销渠道,3~5年内在国内外开设超100家自营门店,并积极出海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同时,52TOYS还计划将更多资金投品牌营销、IP扩展和产品开发,持续强化多品类玩具商的市场地位。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抄底成功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