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保代D类名单目前共有15位保代在列,相较于首批名单,更新了8名保代信息,涉及6家券商; ②更新D类名单旨在进一步压实投行“看门人”责任,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 ③IPO和非公开发行项目是名单中保代受罚的主要来源。
财联社5月23日讯(记者 王晨)4月ETF市场格局迎来重大调整,市场波动下,国家队增持与券商战略调整共同重塑ETF格局。
银河证券以24.57%的沪市ETF持有份额逆袭登顶,较3月猛增4.9个百分点,与申万宏源长期并立的“双寡头”局面发生变化。国家队资金通过其席位大举增持ETF,推动银河证券份额显著攀升,而申万宏源则从19.71%滑落至17.87%,退居次席,两者差距扩大至6.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华泰证券以10.94%的沪市ETF成交额占比蝉联沪市榜首,技术投入与客户基础优势持续显现;银河证券则在成交额排名中异军突起,单月占比从5.16%跃升至8.52%,跻身第二,成为增速最快的头部券商。第二梯队中,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份额保持稳定,而华宝证券、东方证券等中小券商凭借差异化策略稳居成交额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以3.49%的成交额占比首度跻身沪市营业部前二,凸显国家队资金集中布局。深交所方面,东方财富证券在个人投资者交易中表现亮眼,成交额前30名占据8席,账户数前30名占10席。此外,华泰与东方财富在交易账户数量上持续领跑,东方财富零售端优势稳固。
银河证券持有份额逆袭,双寡头格局巨变
截至4月末,沪市ETF持有规模排名出现重大变动。银河证券以24.57%的市场占比跃居榜首,较3月的19.67%增长4.9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国家队通过其席位大额增持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申万宏源证券则从3月的19.71%降至17.87%,退居第二,“双寡头”合计占比42.44%,较3月的39.38%提升3.06个百分点,但两家份额差距显著扩大。4月主要受特朗普关税风波影响,国家队大举买入ETF并将持续增持,增持份额显著提升。
第二梯队中,中信证券(6.20%)、招商证券(4.83%)、广发证券(4.65%)、国泰海通(4.52%)、华泰证券(4.17%)、平安证券(3.57%)、海通证券(3.28%)、中信建投(3.16%)保持稳定,但与前两名差距显著。结合以及以往排名来看,除银河证券份额大幅提升并显著超越申万宏源,其他券商在ETF持有规模排名及份额占比上,都较为稳定。
深交所的持有规模排名则更强调均衡性。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等30家机构并列前30名,但未披露具体占比。这种排名方式可能意在弱化头部效应,鼓励更多机构参与ETF生态建设。
ETF成交额华泰持续领跑,银河逆袭第二
4月,华泰证券以累计10.94%的ETF成交额占比蝉联沪市榜首,当年累计成交额占比更是达到了10.87%,明显领先第二名(6.78%),并且较3月有增长,技术投入与客户基础优势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证券在4月表现亮眼,单月成交额占比从3月份的5.16%跃升至4月的8.52%,累计份额从3月的5.41%增至6.27%,排名从第6跃升至单月第2,成为头部阵营中增速最快的券商,这与国家队在其席位上增持ETF密切相关。
中信证券自3月份实现了沪市ETF成交额的跃升后(单月成交额占比从2月份的6.15%跃升至3月的8.42%,累计份额从2月的5.74%增至6.78%,排名从第4跃升至第2),4月份沪市ETF成交额占比(7.94%)依然维持在高位,当年累计成交额占比维持第2名(7.10%)。
华宝证券、东方证券作为中型券商,4月沪市ETF成交额占比分别为5.53%、5.04%,排名分别为第5、第6。两家中小券商在ETF成交上持续发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排名上维持靠前的地位。不得不提的是,申万宏源虽然ETF持有份额占据头部寡头地位,但其ETF成交额长期十名意外,这与其ETF持有份额表现明显不匹配。
深交所方面,ETF交易金额排名前30的证券公司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综合型券商同样位居前30。但与此前不同的是,深交所的1月份成交数据中曾出现非传统券商的参与者——港裕信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它主要为深股通投资者参与深交所ETF交易搭建通道,4月份未出现这一身影说明,说明港股ETF投资热有所回落。
银河证券一营业部现身沪市ETF成交额前30,其他营业部成交额较上月均有下降
沪市营业部ETF成交额排名中,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4月在所有营业部中排名第2,当月成交额占比达3.49%,这家营业部在3月的营业部排名中并无踪影,说明国家队资金主要集中在这家营业部。
除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其他券商营业部沪市ETF成交额几乎都有所下降,华宝证券上海东大名路营业部虽以4.39%的占比蝉联榜首,但相较于其3月的成交额占比5.62%,下降约1.23%。东方证券上海松江区沪亭北路营业部成交额从3月2.88%降至4月的1.58%,排名也从第2下降至第6。国泰海通总部成交额占比从2.84%下降至2.58%。
深交所的营业部排名个人机构分化明显。深交所个人客户ETF交易金额排名中,东方财富证券的营业部表现尤为突出,前30名中占据8席;其拉萨东环路、团结路等多家营业部频繁上榜,反映其通过互联网渠道吸引的个人投资者交易活跃。而机构客户交易则集中在集中在一线城市,例如华泰证券深圳后海中心路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等,凸显机构客户对品牌和服务能力的重视。
华泰、东方财富交易账户数量继续领先
ETF交易账户数量是衡量券商客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华泰证券以11.80%(4月)和10.89%的累计占比稳居第一,其“涨乐财富通”APP的定投功能优化持续吸引个人投资者。东方财富证券以11.16%和9.99%紧随其后,依托财经资讯导流巩固零售端优势。这两家券商在2024年全年累计交易账户数量份额、2025年一季度份额就始终分列一二。
深市还对券商营业部个人客户ETF交易账户进行了排名,尽管只是按首字母排序,但是可以看出,东方财富证券仍领先,前30名中就占据了10席,优势显著。
4月沪市ETF交易账户数量份额占比中,平安证券(5.74%)、银河证券(5.44%)位列第二梯队,但头部格局难以撼动。招商证券(4.79%)、中信建投(3.98%)、广发证券(3.81%)、国信证券(3.79%)、中信证券(3.57%)、国泰君安(3.50%)位列第六至第十,结合去年该项指标排名来看,交易账户数量头部格局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