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上海电科股权基金王杰高:底层技术进步是支撑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
①以《产业与资本共振:智能机器人元年》为主题的“陆家嘴金融沙龙”第11期活动日前成功举行;
                ②上海电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杰高从机器人产业技术的演变和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探讨了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实践之间的实际差距,并就资本如何在长期投资周期中寻找确定性机会提出见解。

财联社5月23日讯(记者 张良德)近期,以《产业与资本共振:智能机器人元年》为主题的“陆家嘴金融沙龙”第11期活动,在上海浦东陆家嘴成功举行。上海电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杰高参会,从机器人产业技术的演变和实际需求出发,深入探讨了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实践之间的实际差距,并就资本如何在长期投资周期中寻找确定性机会提出了见解。

底层技术跨越式发展支撑智能机器人产业爆发

“自机器人发明以来,行业的理想就是,创造一个像人的能够完全替代人类工作的机器人。”王杰高开门见山指出,从1950年代笨重的逻辑控制机械臂,到2000年后集成传感器与数字通信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每一次突破都依赖底层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爆发,则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与大型科技企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起来的。

但在产业视角下,当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技术发展初期。王杰高表示,目前最好的人形机器人也不能做到比现有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人形机器人发展脱离不了当代可利用的关键基础技术。按照现在的技术发展速度,未来几年我都看不到真正大批量的商业化落地。因为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技术发展和进步,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有许多的技术需要突破,才是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所在。

对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情况。王杰高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大脑和身体都还很不成熟,技术需要不断进化。机器人未来需要具备VTLA能力,机器人要完全实现动作控制闭环的话,必须要有触角的感知除了大脑以外还有肢体的发育也很关键,包括电池续航能力,肢体的减重、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需要大幅提升。

智能机器人赛道核心投资方向何在?

凭借多年沉淀的技术经验,王杰高从赛道潜力、场景应用等角度提出了智能机器人的三大投资方向。

一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技术。它包括机器人大小脑,传感器,执行机构和零部件和材料等四大部分。核心部件既能用在人形机器人,也能用在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产品上,这一方向是最好的选择。

二是简化版(或称类人形,垂直场景应用)人形机器人在特定场景的应用。例如,在服务类场景中有一些对效率要求不高的应用需求,比如养老服务等领域,只要把关安全性即可。

三是具身智能在传统工业、服务业和特种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智能化,使其工作效率更高,使用更简便,更加安全和可靠,从而加快机器人在工业领域普及。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