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京金融法院审理首例涉嫌拒绝、阻碍证监机构及工作人员依法调查案; ②在广东证监局对某证券案件调查期间,多次拒接电话、拒绝配合,并于2023年11月14日暴力殴打执法人员、抢夺执法记录仪,导致一名调查人员受伤。
财联社5月22日讯(记者 高艳云)5月22日,黄燕铭以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的身份亮相晨星(中国)2025年度投资峰会,这也是他履新后的首次公开发声。此次亮相,黄燕铭围绕投资顾问培养与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分享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深度思考。
黄燕铭直言,证券公司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关键,在于攻克投顾带教与资产配置两大核心技术难题;对投顾要分层分类挑选培养,将投顾分为A、B、C三类针对性培养;对投顾的训练要聚焦教授研究方法、传授产品等多方面知识、以及面对不过同客户的营销策略。
“黄所”金句迭出,在提及投顾带教与资产配置重要性时,称“这两个问题不解决,要从卖产品转型为财富管理,都是空谈”;在谈到对投顾的训练时称,“光有‘骨架’不行,要有‘肉’”。
倾注大量精力培养投顾
黄燕铭直言,在国泰君安证券任职的最后近五年间,倾注大量精力在投顾培养上。加盟东方证券后,除管理研究所外,另外一个任务是要培养投资顾问。
黄燕铭提到,证券公司从传统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必须解决投顾带教与资产配置这两大核心技术难题,否则转型只是空谈。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更依赖实战积累。
“空谈谁都会,写篇文章,5页纸、2个小时,人工智能给你生成。但是要把这些事情做成,我真的花了5年的时间去探索可行路径。投资顾问的带教,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实际上挑战极大。”黄燕铭如是说。
分层分类培养与系统化训练体系
在投顾培养方法上,黄燕铭有着独到见解。他强调,首先要对投顾进行分层分类挑选和培养,与挑选研究员相似,依据“能力”、“绩效”、“思维特征”,将其分为A、B、C三类,A类严格训练,B类侧重营销,C类由A、B类带动,以此构建庞大的投顾队伍。
黄燕铭表示,在投顾训练中,研究方法的教学至关重要。部分从业者质疑 “是否要让投资顾问从事研究工作”,他明确否定这一误解:“不教授研究方法,投顾将无法解读研究报告。当前研究报告数量庞大,如何辨别质量优劣、判断实战价值?资深分析师可快速筛选有效信息,但新人往往仅关注报告数量、传播热度或金句,缺乏对内容价值的鉴别能力。因此,研究方法是投顾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在黄燕铭看来,只有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给投顾教授内容、思想,要让投顾懂经济、懂策略、懂行业、懂公司、懂股票,还要让投顾掌握固收、ETF、量化策略等产品知识。此外,还要教授投顾营销,面对高净值人群、长尾客户要有不同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光有‘骨架’不行,要有‘肉’”。黄燕铭强调。
批评过度依赖营销话术现象是“真聪明”
黄燕铭特别批评了部分公司在财富管理教学中过度依赖营销话术的现象,明确禁止使用话术教学,倡导教授投顾真才实学。
“我见过很多投顾,跟我讲投大类资产配置怎么做,毫无思想观点,讲的都是一套话术。我说‘真聪明’,但用这种方法去服务客户有价值吗?毫无用处。所以,我(定下规矩)话术不许讲。”黄燕铭强调。
黄燕铭坦言,教授了上述内容仍然不够,还要投顾很多生活常识,乃至哲学。
“你得教他们(券商投顾)很多生活的常识,怎么去跟有钱人、跟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最后,还可以再教他哲学,让他对这个世界有认知,让他思想有高度,让跟他谈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让客户真的觉得这个投顾很有水平、很高深。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把他们培养出来。”黄燕铭说。
黄燕铭强调,投顾培养是系统性工程,课堂上以 “师生关系” 传授知识,工作中则以 “将兵模式” 指导实践。这种长期持续的指挥与磨合,绝非短期可成,需倾注大量时间与精力。
帮助年轻投顾转型是使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多教一个投顾,让他长一身本事,多帮助一个年轻人,同样也是救了一命,让他们实现转型。”黄燕铭称。
同时,黄燕铭以嘉信理财为例,指出经纪业务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人员淘汰,帮助更多人实现转型是行业使命。
“我们今天要实现经纪业务转型,一样会面临一部分的人不适应,会被淘汰,如何帮助尽量多的人转型,那就是我们的使命。”黄燕铭感慨。
此外,黄燕铭呼吁基金公司与券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买方投顾发展。他分享了过去与鹏华基金等在投顾培养、大类资产配置、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的合作成果,也指出目前存在部分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配合度不高的问题,希望基金公司加强内部沟通,共同为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贡献力量。
“投顾训练,他听了谁家的课,你知道后果是什么?他们以后在产品营销的过程当中,对哪家的产品就特别会容易上心、上量。”黄燕铭分享基金公司与券商的实践意义。
从国泰海通奔赴东方证券
黄燕铭于上月末加盟东方证券。4月29日下午,东方证券研究所举行全体员工大会,会上公司领导正式宣布黄燕铭入职东方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
作为是第一代分析师,黄燕铭提出过“超预期”研究方法、“花的理论”和“证券研究的2+1思维”等,在卖方有“A股研究总教习”等多个称号。
履历显示,他证券从业经验已有近30年,最早1994年就在万国证券经纪业务总部任职。1996-2010年,黄燕铭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证券分析师、研究所副所长。短暂就职于瑞银之后,2012年8月正式加入国泰君安任研究所所长。从职业生涯情况来看,黄燕铭2000年之前主要从事证券研究工作,负责过建材、钢铁、有色、传媒等行业领域的研究;之后主要从事研究管理的工作,拥有多年中资及外资证券研究团队的管理经验。
券商研究业务加速转型
近年来,券商研究业务在佣金费率改革、行业竞争加剧下加速转型。
一方面,传统依赖公募分仓佣金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券商通过多元化布局应对挑战,拓展非公募客户(如私募、银行理财子、保险等),强化对内赋能,构建“投研+投行+投资”协同机制,并深耕特色研究领域(如区域经济、产业链深度分析),以提升研究质量与差异化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行业加速人才优化与专业化升级。头部券商通过高薪争夺“明星分析师”及培养复合型研究团队,强化产业深度研究能力;中小券商则聚焦细分赛道,打造智库模式(如地方政府产业顾问),以差异化竞争突围。研究业务回归本源,从“以量取胜”转向“深度创造价值”,通过前瞻性战略研究、全球化资产配置服务等满足机构客户多样化需求,同时探索付费订阅、战略咨询等新收入模式,增强业务韧性。
从黄燕铭“加盟东方证券继续肩负培养投顾重任”表述来看,东方证券研究业务加强对内部业务赋能,这也是诸多券商研究转型之一。
东方证券在去年年报中称,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宽服务边界,强化绿色金融研究,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满足多种类客户需求。重点强化机构销售团队对客户需求的高频收集,以及对研究团队的即时反馈,形成兼具独立研究视角和充分满足客户需求的研究服务模式。
中证协官网显示,东方证券有分析师71人,投资顾问1348人。
东方证券在2024年报披露,公司2024年共发布各类研报2165篇,为机构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研究路演2.18万次,新增机构客户34家,其中私募、保险、信托等非公募客户32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公募佣金(含专户、社保、年金席位)分仓收入3.19亿元,公募基金交易量占比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