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马斯克:特斯拉愿意授权FSD技术给其他车企; ②OpenAI计划推出1亿台AI“伴侣”设备; ③台积电致信美商务部:提议豁免半导体相关关税。
财联社5月22日讯(编辑 刘蕊)5月22日晚,小米即将在北京举办新品发布会,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将正式亮相。而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摩根士丹利对西方电动汽车企业发出警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警告称,中国可能已经在这场全球电动汽车的硬件之战中取得了胜利——就连美国电动车领头羊特斯拉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特斯拉已经悄悄“认输”?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报告中写道,在这场全球范围的电动车竞赛中,小米SU7的推出是一个重要分水岭。大摩分析师直言,对所有以3万到4万美元车型市场为目标的全球汽车制造商来说,SU7从根本上提高了这一价位市场的竞争门槛。
大摩认为,中国众多电动车企在同时实现汽车的高性能与高性价比方面表现优异,这一进步速度和规模已经迫使特斯拉改变其价值主张。
大摩分析称,如果说中国已经赢得了电动汽车硬件竞赛,那么,电动汽车领域的下一个战场和利润池就是全自动驾驶软件和数据。因此,特斯拉已经将其发展重心从“生产最好的汽车”转向“最好的自动驾驶堆栈”,这被视为对其原本在电动汽车方面领先优势日渐减弱的直接回应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股市投资者过于强调特斯拉近期的汽车利润率,低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车企的竞争影响。
关税挡不住国产电动汽车扩展市场
大摩特别提到,在国产电动汽车公司中,小米的快速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尽管YU7只是其第二款车型,但就连福特的首席执行官也承认,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推出类似的产品。当他们赶上来的时候,小米可能已经推出第三代汽车,这意味着他们还需继续追赶。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7年,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将产生2330亿元人民币(约合320亿美元)的收入,大致相当于特斯拉从2020年起的汽车总销售额。小米仅仅三代车型就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过去,老牌汽车制造商要达到这一规模往往过去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尽管西方政府可能会利用关税来减缓这一趋势,但摩根士丹利警告称,无论如何,中国顶级电动汽车很可能会找到高端买家。事实上,一些全球汽车制造商已经在探索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达成技术许可协议,以获得关键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同时限制资本支出和执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