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前后历经11年,雷军的“芯片梦”落地,发布的玄戒O1芯片正逐步实现多端部署。 ② 作为小米的第二款车型,YU7更像是“踩着SU7的肩膀”,吸取了此前的经验教训,在不少配置上做了改进。
财联社5月22日讯(编辑 冯轶)本周港股半导体板块热度出现回暖。今日氮化镓龙头企业英诺赛科(02577.HK)一度大涨近20%。
截至收盘,英诺赛科涨超14%,全天成交逾5亿港元,为上市以来单日新高。
消息面上,近日纳微半导体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800V高压直流(HVDC)架构,为包括Rubin Ultra在内的GPU提供支持的"Kyber"机架级系统供电。上述利好直接驱动了纳微半导体的股价暴涨,该股当日盘后一度涨近200%。
值得一提的是,纳微的氮化镓和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将在这一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也直接带动了国内市场对第三代半导体的关注。
资料显示,纳微半导体专注于下一代功率半导体技术,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的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太阳能、储能、家用电器及工业制造等领域。
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英诺赛科2023年的收入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33.7%。
今年4月,英诺赛科还在港交所公告,与意法半导体签署了一项基于氮化镓功率技术开发与制造的联合开发协议,拟在未来几年内共同推动该技术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及工业电源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所占据的大量市场份额,公司业绩也明显受到了行业需求扩张带来的增长。
据英诺赛科此前披露的2024年业绩显示,公司总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39.8%;毛损率也由2023的-61.6%,大幅缩减至-19.5%,提升42.1个百分点。
此外,英诺赛科还透露,2024年在新能源汽车、AI以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车规级芯片交付数量同比增长986.7%,AI及数据中心芯片交付数量同比增长669.8%。在人形机器人方面,推出150V/100V全系列氮化镓产品,覆盖关节及灵巧手电机驱动、智慧电源转换及电池管等各类应用,其中100W关节电机驱动产品已经量产。其中,公司在海外市场成长迅猛,销售收入人民币1.26亿元,同比增长118.1%。
展望后市,国海证券认为,半导体行业需求复苏背景下景气度持续向好,自主可控趋势明确。2025Q1,在国补及AI端侧等新兴应用的双重带动下,数字芯片设计板块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利润同比均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得益于行业周期复苏,半导体封测板块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