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机器人板块暴跌是因海外断供?分析师紧急灭火,实情如何?行情归因莫要“拉郎配”
①早盘机器人板块盘中回撤,有分析师称是因为海外断供传闻;
                ②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板块回调是多因素共振结果,短期调整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③市场频繁将行情波动与未经证实的消息或分析师观点强行关联,这一行为有失偏颇。

财联社5月19日讯(记者 王晨)5月19日上午A股市场机器人板块经历震荡,早盘大幅回撤后午后逐渐反弹,万得机器人概念指数最终微跌0.01%,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

有传言称,机器人板块盘中跳水是因为海外机器人链、国产断供传闻,有券商分析师亦称板块波动是因为传闻扰动,但传言真实性较小。记者多方获悉,此次调整是市场情绪、板块轮动及传言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券商研报普遍认为,机器人行业长期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需求爆发,投资价值依然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频繁将行情波动与未经证实的消息或分析师观点强行关联的现象再度凸显,此前大金融板块异动时类似争议便已上演,这样的行情归因往往导致观点或传言被过度解读,与市场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

传言扰动致机器人板块回撤,券商分析师紧急“灭火”

今日早盘,机器人板块突现大幅跳水,相关ETF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部分个股跌超8%。市场传言称,此次调整与“海外机器人链中断供应”及“国产零部件被限制出口北美”等消息有关。

而下午,一则券商分析师的群聊记录下午在各社交平台被广泛转发,这条群聊记录来自浙商证券汽车、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刘巍,主要内容有三。

一是解释上午机器人板块波动原因。是由海外机器人链、国产断供传言导致的。

二是从产业链逻辑角度判断断供传言可能性较低。一方面,机器人和汽车供应链的审核周期长,短时间内新供应商进入较难,在快速爬坡期的海外机器人链若做大幅供应商变化,将无法跟上后续量产进度。另一方面,国产供应链兼具效率、成本、配合度优势,在机器人连快速迭代阶段难以被替代,同时国内供应链公司已有前瞻性布局能有效规避风险。

三是表达对后续机器人板块的看法。刘巍认为,机器人板块回调就是机会。不坚定资金撤出之后,板块后续会走的更加持续和稳健。

业内人士:多重因素共振,短期调整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一是市场情绪影响,短期获利回吐:上周五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市场整体情绪偏谨慎。这种谨慎情绪延续至周一,使得机器人板块受到牵连,促使其继续调整。此前机器人板块因大厂合作、政策支持等利好消息出现过上涨,部分投资者积累了阶段性收益,存在兑现需求。

二是板块轮动效应以及技术面调整需求:当前市场热点分散,资金流向低估值或消息催化更强的板块,机器人板块在缺乏新刺激下自然承压。在没有新的重大利好推动下,股价有调整需求,以消化前期涨幅和筹码压力。

三是传言扰动股价:市场上出现部分头部机器人相关公司或受海外因素扰动的传言,包括部分公司被要求去北美设厂、北美客户不允许采购中国零部件等,不过相关消息真实性存疑,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情绪。“传言只是催化剂,本质是资金在寻找调仓理由。”有分析人士称。

而券商研报普遍认为,从长期来看,机器人板块依然具有投资前景。政策上,国内外政府大力扶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技术层面,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人形机器人从研发走向量产,2025年被视为关键节点。市场需求方面,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应用广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家用场景潜力巨大,高盛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2,050亿美元。并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产业链蓬勃发展,市场关注度和资金热情高涨,诸多因素共同推动机器人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从此案例来看,市场总把行情的变化和有关不实传言或分析师的观点拉郎配,这相当于是拿着结果去对照原因,其实有失偏颇。

用结果匹配原因有失偏颇,行情归因莫要“拉郎配”

市场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就在前不久5月14日,A股大金融板块集体爆发,沪指重新站上3400点,全天两市成交额1.32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52亿元。

彼时市场把大金融板块上涨原因归结到了华西策略的一则“A股银行指数上涨与公募新规的关联性分析”,这则分析内容在各社交平台转发,其指出,A股银行板块在公募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按照2025年一季度最新的数据,经测算,公募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大约3.49%,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权重低配9.99个百分点,相较于中证800指数权重低配6.99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还指出,《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一是业绩基准约束;二是风格漂移监管;三是行业配置披露,季度报告需详细说明行业配置与基准指数的差异及调整计划。

而实际上,业内人士并不完全赞同华西证券这一被市场广为传播的推演。在此前财联社报道中,记者多方求证与汇总业内人士观点,得到“大金融突然盘中拉升,更在于资金博弈的结果。因公募基金经理集中、一致调仓引发大涨的判断并不成立。”这一结论。

还有公募人士指出,“当前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是提纲挈领性文件,是改革方向性文件。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尚未完全落地。”还没有具体执行就着急去向沪深300靠拢,这一说法明显说不过去。

类似案例同样揭示,市场常将行情波动与片面分析或传言强行关联,忽视复杂动因。拿着结果去对照原因,把行情的变化和有关不实传言或分析师的观点匹配,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往往导致观点被过度解读,与市场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

券商动态 公募基金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