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酒中危机?欧洲葡萄酒“永久化学品”TFA污染正在加剧
TFA可能已构成一种“新型行星边界威胁”。

上月,欧洲非政府组织“欧洲农药行动网络”(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Europe,简称PAN Europe)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引发了葡萄酒行业、环保组织乃至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份题为《瓶中信息:三氟乙酸污染在欧盟的迅速上升(译)》(Message from the bottle: The Rapid Rise of TFA Contamination Across the EU)的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欧洲多国葡萄酒中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简称TFA)污染水平显著上升,远高于此前在饮用水和雨水中的检测值。

《瓶中信息:三氟乙酸污染在欧盟的迅速上升(译)》报告封面(截图)

作为“永久化学品”(forever chemicals)家族的一员,TFA因其不可降解性与潜在毒性,近年来日益成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关注焦点。而葡萄酒之所以被选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时间可追溯性”——年份明确、保存良好,可作为封存的环境样本,为污染物的历史演变提供可量化依据。

从酒瓶里读出的环境危机信号

此次调查中,PAN Europe研究人员对来自欧盟十个葡萄酒主产国的49瓶市售葡萄酒样进行了检测,样本主要来自奥地利,也涵盖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其中,10瓶陈年酒均源自奥地利产区,年份涵盖1974年至2015年;其余39瓶则为年份集中在2021年至2024年的“新酒”,包括传统种植与有机种植方式。分析结果显示:

· 1988年以前出产的葡萄酒中未检测到TFA;
· 1988至2010年间,TFA浓度从13微克/升提升至21微克/升;
· 2010年以后浓度急剧上升,2021至2024年葡萄酒样本的平均TFA浓度达122微克/升,个别样本甚至超过300微克/升。

报告指出,所有调查国家的样本TFA浓度均远高于欧洲水体的自然背景值,尤其是奥地利酒样的平均值高达156微克/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的92微克/升。从种植方式来看,传统葡萄酒和有机葡萄酒间的差异性则因地区而异,奥地利产区的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就法国葡萄酒而言,有机酒的TFA污染明显低于传统种植的酒样。

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39种葡萄酒样品(新酒)中TFA的含量;传统葡萄酒用圆圈表示,有机葡萄酒用三角形表示;红色代表红葡萄酒,黄色代表白葡萄酒,粉红色代表玫红葡萄酒
图表来源:《瓶中信息:三氟乙酸污染在欧盟的迅速上升(译)》报告(Figure 3截图)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使用抗病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样呈现出显著较低的TFA浓度。卢森堡的三款酒样均为抗病品种酿制,TFA浓度分别为46、51与53微克/升,而在奥地利18款新酒中,两款抗病品种酒的TFA浓度也最低,分别为28和56微克/升。这一现象提示,品种选择与栽培策略在污染防控中或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中,全部新酒样本还接受了农药残留检测,以进一步探讨TFA污染是否与农业化学品使用存在关联。结果显示,TFA浓度较高的酒样往往伴随更多种类与更高总量的农药残留。在TFA浓度高于平均值(122微克/升)的样本中,平均检测出3.4种农药,残留总量为155微克/升;而浓度较低样本则平均仅检出1.8种,总残留量为58微克/升。尽管当前数据尚不足以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报告认为,TFA与农药使用之间的潜在关联已初现端倪。

图片来源:wineanorak.com

PAN Europe政策官Salomé Roynel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这些结果是一记耳光,清晰地揭示出我们的农业与食品系统中存在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隐患。”她呼吁欧盟立即禁止所有PFAS类农药及F-气体(氟化制冷剂),并建立覆盖食品全链条的TFA监测机制。

报告主笔、奥地利环保组织GLOBAL 2000的环境化学家Helmut Burtscher-Schaden补充道:“我们很可能每天通过饮食摄入的TFA量,远高于现有风险评估所设定的安全范围。”他警告说,当前的防控手段不足以应对这种“永久化学品”的积累趋势。

PFSA在环境中的移动路径
图片来源:IPEN Arnika

而作为行业代表的欧洲葡萄酒行业组织CEEV则持谨慎态度。该组织承认TFA污染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环境议题”,但也指出本次调查样本量有限,国家分布不均,尚不足以全面反映欧盟葡萄酒产业现状。CEEV强调,应以“透明、科学为基础的监管方式”推动后续研究和政策制定,并表示愿意配合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TFA毒理学阈值的更新评估。

被低估的“隐形威胁”亟需警觉

TFA是一种高稳定性的氟化有机化合物,属于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质)降解过程中常见的最终产物。由于其化学结构极其稳定,TFA一旦进入环境中,几乎无法自然降解,且能够在土壤、水体乃至植物与人体中长期累积,因此被称为“永久化学品”。

普遍认为,TFA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F-气体在大气中的降解产物;二是PFAS类农药在农业土壤中的降解物。在欧洲,后者被认为是农村地下水中TFA污染的主要来源。PAN Europe引援德国联邦环境署(UBA)数据分析指出,PFAS农药贡献了约76%的TFA排放量,而通过降水流入农田的仅占17%。

TFA来源包括PFAS农药、工业排放的F-气体以及污水
图片来源:Fidra

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TFA被认为是“毒理学不相关”的代谢产物,未被纳入重点监管。这种“无害”认知,使其在过去几十年间被广泛使用。然而,这一观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挑战。近年来不少针对哺乳动物的研究表明,TFA可能具有生殖毒性和肝毒性。而去年6月,德国已正式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提交提案,建议将TFA归类为“疑似对生殖有害”的1B类化学品,ECHA当局正在审议中。

与此同时,一项2024年10月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更进一步指出,TFA可能已构成一种“新型行星边界威胁”(planetary boundary threat),即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暴露水平不断上升,可能对关键的地球系统过程造成不可逆的干扰性影响。研究指出,最理性的应对方式是立即采取有约束力的减排措施,限制TFA及其众多前体物质的释放。

面对潜在健康风险,欧洲多国机构已纷纷主动收紧TFA的安全参考值,例如荷兰将每日容许摄入量(ADI)调整为0.32微克/公斤体重/天,远低于EFSA此前建议的标准(0.05毫克/公斤体重/天)。这一调整反映出科学界对TFA毒性的重新审视,也意味着该物质正逐步从环境问题转向公共健康议题。

欧盟不同国家机构对TFA的安全暴露值存在差异,单位为微克/公斤体重/天
图表来源:《瓶中信息:三氟乙酸污染在欧盟的迅速上升(译)》报告(Figure 1截图)

尽管已有多项研究指出TFA可能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但目前关于TFA的长期影响数据仍存在巨大空白,缺乏系统性研究。相关环保组织呼吁,应以“预防原则”为指导,优先控制此类高残留、高风险物质的源头使用。

去年11月,环境科学与健康领域另一重要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发表了一项题为《农药是水资源中TFA的重要来源(译)》“Pesticides can be a substantial source of trifluoroacetate (TFA) to water resources”的研究。该研究的联合作者、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环境科学研究员Gabriel Sigmund指出,TFA不仅无法自然降解,而且在水处理中难以彻底去除,所需代价高昂。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TFA前体类农药的降解转化率目前缺乏公开数据,这使得研究人员难以准确评估农业土壤中TFA的实际生成与排放能力。

“这些农药在土壤中可长期累积,并在多年内缓慢降解为TFA。”他表示,“这意味着,即便我们现在立刻全面停止使用此类农药,未来数年内水资源及其他环境介质中的TFA浓度仍可能持续上升。”

题图来源:gastronomos.fr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料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