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5财年,阿里成功瘦身,同时对AI为核心的科技能力做了大量投入。 ②阿里在电商业务外继续寻找增长点,即时零售赛道成为关键一环。 ③吴泳铭对于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速仍处于上升通道,保持比较强的信心。
《科创板日报》5月15日讯(记者 徐赐豪 黄心怡),今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财报显示,截止到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36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不及市场预估2379.14亿元人民币。2025财年年度营收99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净利润方面,2025财年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3.8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19.73亿元,同比增长1203%,2025财年全年净利润为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
在2025财年Q4及全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过去一个财年,“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持续收获成效,核心业务增长继续加速,集团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
“2026财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电商、AI+云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吴泳铭在业绩会上说道,面对AI带来的历史性机会,阿里正加大投入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持续保持阿里巴巴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
淘天营收同比增长9%,长期目标是稳定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淘天集团实现营收为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创六个季度新高,其中,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均超市场预期。
据淘天集团公布,2024年全年,天猫上有超过4100个品牌成交过亿,上述品牌成交体量保持20%的增速。 作为核心消费人群的88VIP会员人数超过5000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财年内阿里成功瘦身,出售大润发(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在2025财年Q4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表示,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本季度,将继续优化业务组合,退出非核心业务和资产
国际电商业务方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 )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335.79 亿元,经调整EBITA为亏损35.74亿元,同比收窄13%。
从全财年来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总营收为1323亿元,同比增长29%;经调整EBITA为亏损151.37亿元,同比扩大88%。
对此,阿里在财报中解释称,财年亏损主要由于对速卖通和Trendyol跨境业务投入增加所致,部分被Lazada变现率和运营提升导致的经营亏损大幅减少及Trendyol本地业务的盈利能力改善所抵消。
“我们的中长期的目标是稳定市场份额。”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财报会议中表示,可能会通过AI创新尝试去提升商业效率以及开放更多的变现的可能性。
关于AI在电商的应用,蒋凡在业绩会上表示,AI有机会重启构建搜索、推荐、广告等过去基于传统算法,这是近期内的优先级;电商作为一个人力密集型产业,AI会在内部小二工作效率和商家效率的提升;此外AI未来会产生新的交互方式,这对淘宝用户体验、商业效益提升会起到非常关键的驱动力。
阿里云收入增长至18% 预计未来营收增速仍将上升
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达到301.27亿元。按此计算,阿里云全年收入为1180亿元,年度收入同比增幅为11%,全财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过去一年,阿里云收入增速从3%加速至本季度的18%,创下三年来的最快增速,这一反弹得益于AI热潮的推动,大模型快速发展拉动了云计算需求。
IDC不久前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也显示,AI推动公有云市场回暖,2024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为94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3.8%。阿里云市场排名第一,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从2024年一季度的25.8%增长至四季度的26.2%,半年度市场份额从2024上半年的25.8%增长至26.1%。
财报显示,在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外部收入同比增长17%。
阿里方面此前表示,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业绩会上称,“目前全球AI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看到客户对于云和AI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是未来10-20年的历史性机会,不会因为短期供应链的波动而变化。阿里巴巴投入云和基础设施的信息和决心不会变。”
吴泳铭还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除了比较快使用AI产品的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在线教育外,很多传统行业,如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甚至义乌小商品城这样的企业,也都在积极探索AI应用,需求增长同样显著。”
由于看好更多企业因为AI而上云,吴泳铭对于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速仍处于上升通道,保持比较强的信心。“年初新增了不少客户需求,大部分是非典应用和推理场景推动的需求,会在后续几个月大规模上线。”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增长10%,饿了么快速扩大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电商、AI等核心业务外,本地生活板块也是阿里投入的重要业务。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
阿里2025财年数据显示,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670.76亿元人民币。经调整 EBITA 为亏损人民币36.89亿元,较上年的98.12亿元有所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阿里对即时零售赛道做了进一步投入。
4月30日,饿了么正式启动“饿补超百亿”大型促销活动,宣布将投入超过100亿元补贴加入外卖行业的竞争。同一天,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首日上线50个城市,原计划5月6日推广至全国,最终提前4天全量开放。
此次,淘宝将饿了么的外卖服务接入首页,为饿了么提供更直接的流量入口。
据淘宝闪购对外披露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20时28分,来自淘宝闪购的当日订单已突破1000万单,此时距离淘宝闪购业务正式上线仅6天。
“过去两周做淘宝闪购的尝试,其实超过我们的预期,无论是规模的增长,还是效率的提升。”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今日的财报业绩会上表示,淘宝闪购长期会给带来各方面的好处。
蒋凡在财报业绩会上说道,短期的重点还是怎样快速将淘宝的用户变成即时零售的用户。
其他业务方面,大文娱收入为人民币55.54亿元,同比增长 12%,主要由电影及娱乐业务的强劲表现及优酷广告收入增长所带动。 本季度,大文娱集团的经调整EBITA 转正,主要由优酷实现盈利所带动。
此外,财报显示菜鸟在国际物流业务带动下全年营收达到1012.72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菜鸟集团收入为215.73亿元。最近两年菜鸟发力海外本地化,在近10个国家和地区启动了本地快递服务。菜鸟物流科技也在进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