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4年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伟思医疗业绩下滑明显,但今年一季度有所回暖; ②虽然近期“外骨骼机器人”概念备受资本市场追捧,伟思医疗表示,公司切入医疗康复赛道,并非消费类产品。
《科创板日报》5月13日讯(实习记者 徐叶 记者 徐红)近一个月来,伟思医疗(688580.SH)的股价展现出比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12日收盘价48.46元/股,较4月初约33元/股的价格,上涨近50%。
基本面上,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受市场需求收缩影响,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其中营业收入下降13.45%至4.00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5.16%;扣非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31.72%。
但进入今年一季度,随着医院招采的恢复以及公司新业务拓展力度的加大,伟思医疗业绩又出现回暖。收入端同比增长9.40%,达到0.9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71%,达到0.33亿元。
“(股价走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基本面和股市的共振。基本面方面,公司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不错;同期,股市也可以看到有一波不错的行情。”12日,当《科创板日报》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询问公司如何看待此次股价上涨,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回复记者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外骨骼机器人”概念备受资本市场追捧,并带动了一批相关个股股价上涨。特别是在五一期间,多地景区引进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登山辅助装备,迅速在户外圈走红。
有券商研报指出,外骨骼机器人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规模率先落地的应用领域。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已从医疗康复、军工领域逐步拓展至工业与民用场景,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伟思医疗是国内医疗外骨骼领域的龙头企业。2020年,伟思医疗斥资676万元加码外骨骼机器人,联手中科院共同研发。目前其下肢步行外骨骼装置已通过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认证,适用于脊髓损伤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
截至2024年,公司康复机器人约占据国内医疗外骨骼市场的18%,产品覆盖超60%的三甲医院,2024年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7%。
就此,前述工作人员亦向记者强调,“目前公司外骨骼机器人为医疗康复用器械,并非(近期市场热捧的)消费类产品”。
伟思医疗是一家专注于康复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主要业务涵盖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激光射频、康复机器人等大类的器械,应用于盆底产后康复、精神康复、神经康复等领域。
在聚焦康复基石业务之外,公司近年来还在持续加码医美能量源、泌尿外科等新业务方向,多款新品取证上市或获批临床。
2023年11月,伟思医疗的第一款塑性磁获批上市,正式布局医美赛道。目前,该产品具备NMPA和FDA的双重认证,国内部分减重门诊已经配备并开展临床运用。
2024年,塑性磁刺激仪和高频电灼仪两款新产品在妇幼渠道和轻医美市场持续放量,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果;同时皮秒激光治疗仪顺利取证,是国内首台通过顶级医院大规模注册临床试验验证的治疗色素性疾病的超皮秒产品。
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交流纪要中,伟思医疗表示,皮秒产品是公司医美板块的另一大重点。国内皮秒市场潜力巨大,公司首次进入皮肤领域,预计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完成市场摸索期,随后将逐步释放业绩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伟思医疗还发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明确以2024年营业收入为基数,要求2025年和2026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8%和40%。对此,有投资人疑虑这一目标的设置是否偏于激进。
但公司认为这一目标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和自身实力的综合评估,整体稳健且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