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吴瑜在国投证券从业期间,存在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过程中向投资者违规承诺收益等情形; ②梁城林在粤开证券珠海兴业路证券营业部从业期间,存在向客户推荐期货账户操盘手并违规承诺收益的行为。
一、全球钢铁行业供需分析
(一)海外需求持续旺盛,国内出口高位增长
据华泰期货研究院测算,2025年1-3月,海外粗钢产量累计20,928万吨,同比下降1.5%;海外粗钢消费累计23,879万吨,同比增长0.60%,3月份消费创历史单月新高;中国1-3月折粗钢累计净出口2,95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8.2%;1-3月海外全铁累计产量13,006万吨,同比下降1.2%,折铁矿石消费减少253万吨,其中3月份海外全铁增长1.5%,创去年3月份以来最高增长幅度。同时,若考虑今年一季度少一天,则实际数据表现好于表观数据。
(二)国内需求仍具韧性,铁矿消费同比转增
2025年1-3月国内粗钢累计产量26,300万吨,同比持平,分单月日均产量增速来看,近三月分别为-8.1%、+1.7%和+7.1%,3月份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国内粗钢累计消费22,403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分单月日均消费来看,近三月分别为-15.40%、+11.0%和+8.40%,消费持续回升,去年一系列宏观政策刺激效果显著;国内生铁产量累计21,712万吨,同比增1.6%,折铁矿消费增加541万吨,其中3月份日均铁水产量244.2万吨,同比增5.7%,铁矿消费3月增速转正。
(三)供应环比升、需求预期降,铁矿将由紧平衡向宽松转变
从发运数据来看:截止5月2日,钢联全球发运累计同比降725万吨,较2月低点回升836万吨。其中澳洲累计同比降434万吨,较低点回升504万吨;巴西累计同比增367万吨,较低点回升609万吨;非主流发运累计同比增降658万吨,整体呈下行趋势。后期,需重点关注四大矿山补量的情况。按照钢联247家日均铁水产量数据,今年以来国内铁水产量持续回升。截止最新一期数据显示,当前铁水产量仍处上升中,但已经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后期增长空间较为有限。此外,随着铁矿石供应回升,通过对全口径铁矿石库存监测,3月中旬开始铁矿石总库存平稳运行,供需呈紧平衡态势。然而,若后期铁水产量见顶回落,铁矿供给仍处增加态势,铁矿石供需将有望向处于宽松转变。
二、铁矿供需转过剩,不确定性明显增多
(一)美国加征全球性关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
自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启对华贸易战以来,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实施多轮关税加码,普遍税率提升至145%的历史高位。这一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显著冲击:中国4月制造业PMI指数由3月的50.5骤降至49,跌破荣枯线并创2023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重挫4.3个百分点至44.7%,显示外需收缩已深度传导至生产端。全球制造业同样承压,摩根大通全球PMI指数同步回落至49.8,为年内首次陷入收缩区间,印证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性影响。
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测算,当前关税水平将直接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减少1.2-1.3万亿元,考虑外需拉动乘数效应后,总影响规模将扩大至约2万亿元,相当于拖累GDP增速1.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自身也难逃反噬效应: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商因库存告急发出预警,物流行业货运量预计暴跌60%,而核心CPI持续高于美联储目标值,经济衰退概率被多家机构上调至65%-90%。
面对复杂形势,中国政策层保持战略定力。4月末政治局会议强调“存量政策优先落地”,在扩大内需(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发力,7日货币政策落地,而增量财政政策则视后期外贸谈判进展相机抉择。
(二)若粗钢产量压减或进一步加剧铁矿石供需状况
2月20日,国常会明确表示要研究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双向发力,重点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不足并存的矛盾。两会期间,发改委在两会年度报告指出要推动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的政策措施,通过强化产业调控、提质升级破“内卷”。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在相关部门的表态下,市场对于产业政策关注程度持续提升。
4月底,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市场普遍预测减产将稳步推进。若粗钢产量压减政策落地,国内产量下降幅度将与钢材出口量相匹配,去年中国折粗钢出口高达1.2亿吨,则国内铁矿需求势必将呈下降趋势。但此消彼长,中国出口端的减少,将导致海外铁矿需求的增加。但作为铁矿石消费第一大市场,国内需求大幅下降,必然对铁矿溢价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产能进入扩张周期,铁矿价格中枢有望下移
随着全球新投产产能的释放,铁矿石供需格局于去年向宽松转变,国内港口铁矿库存维持偏高态势运行。在全球需求并无大增情况下,铁矿石价格中枢有望下移。华泰期货研究院测算,2024年铁矿石年度均价下行至109美金/吨,全球铁矿石过剩幅度仍接近2,900万吨。2025年,前期新投产产能仍将释放部分产量,叠加今年新增产能的投放,则由于新增产能释放的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但根据钢联测算的全球矿山发往中国的成本曲线分析,80至120美元的价格区间对应约1.37亿吨铁矿石供应,其中80至90美元区间对应约7100万吨。若以90-95美元作为年度均价进行测算,高成本非主流矿山将减少发往中国的量,产量下降幅度可能低于这一数值(比如:印度),这将进一步加剧铁矿石的供需形势,致使其价格跌破预测下沿。
截止5月2日,普式指数收于96.9美金,由于年度均价仍在103美金/吨,高成本铁矿边际供应有所减少,但下降幅度有限。连铁09合约收于704.5元/吨,估值在90美金附近,目前连铁估值较为中性。若是考虑后期需求下降和产业政策落地,同时考虑到连铁的升贴水情况,铁矿09合约运行区间大致在80-95美元/吨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