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蚂蚁集团整体上市搁置后,注册在新加坡的蚂蚁国际或单独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沟通可能性。 ②蚂蚁国际不久前还发布了全员信,要求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2024年3月19日,蚂蚁国际从蚂蚁集团分拆独立面向市场运营。从蚂蚁集团拆分的一大意义,是可以独立融资、自负盈亏。
《科创板日报》5月7日讯(记者 黄心怡)据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称,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海外板块、注册在新加坡的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沟通可能性。
报道称,蚂蚁国际的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左右,当前蚂蚁国际主打Alipay+、安通环球(Antom)和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覆盖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科创板日报》记者独家了解到,蚂蚁国际不久前还发布了全员信,要求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
全员信中称,“节省的每一美元都是对创新的再投资。蚂蚁国际必须提高运营效率,利用可扩展的基础设施和自动化来简化工作流程。即日起实施差旅新规(目标削减50%,仅支持必要性最高的差旅),未来数月将全面开展推进组织提效评估和相应必要整改(汰换、管理宽度过低,组织合并,外包管理)陆续落地。”
全员信还表示,蚂蚁国际将坚定继续投资以实现持续增长,但需要全力以赴提高成本效益。面对未来新的不确定性,蚂蚁国际必须转向“幸存者模式”,在危机中只有那些能够以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多成就的企业能赢得胜利。
2024年3月19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内部信中宣布“分家”,拆分出了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独立面向市场运营。从蚂蚁集团拆分的一大意义,是可以独立融资、自负盈亏。此前。OceanBase的CEO杨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团队的最大KPI是希望3—5年内可以上市。目前来看,蚂蚁国际或将率先登陆港股试水。
近年来,蚂蚁集团已在香港频繁落子。
4月8日,蚂蚁数科宣布其海外总部落户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
4月24日,蚂蚁银行(香港)宣布获得母公司蚂蚁国际增资1亿美元。蚂蚁国际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咏诗强调,蚂蚁国际看好香港未来,此次增资体现了公司对本地市场的信心与长期投入。
4月25日,耀才证券公告称,蚂蚁集团通过旗下一家全资控股的境外主体,以每股3.28港元的价格向耀才证券发起要约收购。
在2024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官宣,计划在未来三年在大湾区投入10亿元进行技术研发、生态共建和人才招募。
在分拆并推动业务上市这件事上,京东一直是互联网企业中最为积极。京东体系不仅有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以及德邦物流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京东工业、京东产发、京东科技也都曾有赴港IPO计划。其中,京东工业在3月30日于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上市。这是继该公司2023年3月、2024年9月先后两次在港递表后的第三次申请。
阿里集团也曾一度启动“1+6+N”组织调整,希望推动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独立上市。
对于上市之路一度终止的蚂蚁集团而言,其上市传闻一直不断。此前就有消息称,蚂蚁集团将蚂蚁数科、OceanBase数据以及国际业务从集团分拆独立,正是为了后续重启IPO上市铺路。
不过,蚂蚁集团方面一直否认上市计划。2024年12月19日,蚂蚁集团在官方微博发文辟谣称: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计划,更不存在所谓的“借壳上市”。
但值得一提的是,蚂蚁集团已启用了具有资本运作经验的韩歆毅担任CEO。
今年3月1日,蚂蚁集团总裁、前CFO韩歆毅正式担任蚂蚁集团CEO一职,全面负责蚂蚁集团的各项业务及日常管理工作。
从过往经历来看,韩歆毅具有丰富的“投行经验”,曾在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担任执行总经理,参与过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A股首次公开发行、中国铝业H股首次公开发行等一系列项目。而加入“阿里系”后,韩歆毅曾参与了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阿里系与蚂蚁集团之间的架构重组、回购雅虎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等资本运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