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已启动了宁乡、望城、衡阳三大生产基地的扩产和提质改造项目。 ②金洲三期项目包括1000kVGIS装备厂房及成套充气柜产品的洁净厂房,计划在今年6月开工明年投产,GIL装配厂房计划今年年底投产。
财联社5月6日讯(记者 崔铭)从工业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赋能千行百业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在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科创板相关上市公司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加速迭代的能级不断提升。
在今日举行的“科创热点行业周”第四场集体业绩说明会机器人专场上,埃夫特(688165.SH)、步科股份(688160.SH)、奥比中光(688322.SH)、兰剑智能(688557.SH)、瑞松科技(688090.SH)等科创板公司围绕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及产业生态构建展开深度分享。
底层技术驱动 跑出创新加速度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产业十项创新标志性产品之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赋予其更高的战略高度。一系列政策助力下,科创板公司加大技术布局与研发创新的力度,推动机器人实现技术变革。
步科股份董事长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在从实验室迈向现实应用、逐渐实现批量化的关键突破期,各关键技术都在持续迭代升级。公司重点关注运动控制和动力解决方案技术的提升,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平台部件等产品。人形机器人的成熟还需要诸多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公司也会着眼未来,在多模态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积极探索智能动力解决方案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提升。会上,公司提到2025年一季度机器人行业收入实现45.83%的高速增长,募投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将释放伺服系统的部分产能。
埃夫特积极布局机器人技术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推动具有感知、学习、决策和执行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公司将推出重载机器人、重载SCARA平台产品等,进一步完善公司机器人产品组合,推动机器人从“专用设备”向“通用智能体”转型。
拓展应用边界 绘就智造新蓝图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技术上与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产业高度同源,应用上能与各行业、各业态、各领域形成有机结合。科创板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速拓展机器人能力边界和应用场景。
奥比中光专注3D视觉传感核心技术,并同步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矩阵。如Gemini 335系列双目相机与MS 600激光雷达等产品,可适配机器人、AMR等场景,拓宽了各类机器人的视觉应用选择。未来,公司将紧抓具身智能时代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机器人相关产品矩阵。据2025年一季报,受益于AIoT领域的业务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05.63%;实现净利润2431.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瑞松科技董事长表示,公司正在建立焊接参数数据库,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焊接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建立焊接参数与焊接质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为机器人提供智能化的焊接参数推荐,实现焊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未来,公司将在产线优化、机器视觉、运动控制、故障预判等领域加强场景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向客户提供更多技术和产品。
兰剑智能董事长表示,智能物流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底层技术具有相通性,公司已经实施数千台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落地项目,具备领先的可实时动态切换的定位导航技术及机器人集群调度算法。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司工业机器人和智慧仓储物流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智能物流管理和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