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五一后节后金价反弹至3390美元; ②节前一周黄金ETF净流出达到21.53亿元,华安黄金ETF净流出40亿元; ③机构仍看好黄金后续走势。
财联社5月6日讯(记者 周晓雅)再有百亿基金经理离任,这次是“个股型选手”范琨。
近日,融通基金公告称,因休产假的原因,范琨卸任在管所有公募产品的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4月30日,并已按规定在中基协办理变更手续。
事实上,4只在管产品此前已有增聘基金经理动作,均成为双基金经理或者三位基金经理合管产品。随着范琨卸任后,在管规模最大的融通增强收益,目前是王超和刘安坤共同管理;融通内需驱动则是刘安坤单独管理;融通成长30和融通慧心的基金经理分别是李文海、任涛。
而去年,也是融通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较多的一年,绩优基金经理离任后,公司如何应对规模流失困局?
据了解,融通基金建立以从业20年以上的专家型基金经理为核心、以从业10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为中坚力量的投研梯队,有助于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团队结构,以增加团队的稳定性和市场的适应性。
自主培养干将离任
虽然公告未显示范琨在中基协办理注销手续,但市场多人猜测后续或将离职。目前融通基金官网,已无法搜索到关于范琨的基金经理信息,但中基协官网仍有其基金从业资格信息。
从过往履历来看,范琨是融通基金自主培养的投资干将。早在201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学硕士的范琨加入融通基金,历任化工行业研究员、周期行业研究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监等。离任前,融通基金公告显示,范琨已是融通基金研究部总经理,也是公司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决策委员会中的一员。
2016年2月,她被增聘为融通中国风1号的基金经理,由此开启公募基金经理的任职生涯,直至离任时,基金经理年限已经超过9年。
期间,范琨的投资风格被贴上过不同的标签,包括基本面选股专家、个股型、全行业配置型选手。以价值投资为主,自下而上选股,也是她曾经对自己投资理念的总结。
这样投资框架下,产品的业绩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离任时,范琨的任职回报达到209.11%,年化回报为12.99%。
其中,融通内需驱动作为范琨的代表作,自2020年2月份以来的任职回报达99.77%,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4%。
亮眼的业绩,也使得范琨在2023年3季度新进“百亿梯队”。彼时,范琨在管的5只产品合计规模达到109.39亿元,这也是她在管公募规模的峰值。
随后在2023Q4、2024Q1两个季度,她的在管规模接连2个季度下降,但维持在百亿元级别。去年2季度,范琨首先卸任彼时在管新基金融通明锐的基金经理,该基金规模迅速缩水四成以上。
去年9月底开始,融通增强收益、融通成长30、融通内需驱动等3只范琨在管产品以每月1只的速度先后增聘基金经理,同期,范琨在管规模回到百亿元以下,并加速缩水。
缩水既有市场赎回份额的影响,也与产品净值表现有关。在管的4只产品中,除了融通增强收益,其余3只去年4季度净值回撤,今年以来至卸任时,依旧未收复失地。
Wind数据显示,截至离任时,融通增强收益近一年回报3.44%,而融通成长30净值亏损0.27%,融通内需驱动、融通慧心均亏超8%。此外,融通慧心于2023年2月28日成立,成立时间较短,范琨作为该基金首位基金经理,离任时产品总回报为-5.62%。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范琨在管规模为37.78亿元,较峰值缩水六成以上。
规模流失困局何解?
接管范琨旗下公募基金的多位基金经理,也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接管产品最多的刘安坤,截至目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近6年,总回报为38.55%,不过近三年回报为-12.32%。
王超则是融通基金的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已超11年,总回报达到66.54%。
任涛也任基金经理超4年,目前在管2只产品,不过,由于另一在管产品为赛道型产品(融通新能源),而近年新能源赛道整体行情调整,因此截至目前,他的任职总回报亏超10%。
李文海在多位接管基金经理中相对任基金经理年限较短(近2年),任职总回报为负,不过此前首只接管的产品融通产业趋势精选近1年收益超过3%。
接管产品后,上述产品的后续表现有待继续跟踪。值得留意的是,范琨在管规模缩水较多的2024年,也是融通基金权益基金规模下滑较显著的一年。
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融通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1551.13亿元,较2023年增加92.92亿元。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较多,以混合型基金的口径来看,该类型同期规模缩水115.56亿元,至162.65亿元,即混合型基金缩水四成以上。
拉长时间来看,融通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以来接连4年出现下滑。与之对应的是,固收领域逐渐加大发力。截至去年底,融通基金的公募规模中,非货公募规模754.97亿元,其中六成以上由债基贡献,混合型基金规模贡献占比在两成左右。
今年一季度末,融通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3200亿元。但Wind数据显示,其中,融通基金公募规模为1489.76亿元,较去年底下滑61亿元,这主要源于债基规模的回落(缩水57.87亿元);不过,混合型基金规模稍有增长,股票型基金也继续保持规模增长。转身成为央企系基金公司后,融通基金后续将如何发力也受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