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量子传感新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每日全球科技要闻
科创板日报
2025-04-30 星期三
原创
①全球首款急救无人机完成实战演练;
②我国突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昼夜限制;
③亚马逊“柯伊伯计划”首批卫星发射。
科技前沿资讯
关注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2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量子传感新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据《自然·通讯》杂志29日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量子传感技术,可借助新的相干稳定协议对抗量子退相干。其性能大幅超越传统方法,有望推动从医学成像到基础物理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进步。量子传感是指利用量子系统(如原子、光子或量子比特)作为传感器,以极高的精度测量物理量(如脑活动、超高精度时钟或重力异常),其精度往往超越经典传感器的极限。但几十年来,量子传感器的性能一直受到退相干的限制。退相干是由环境噪声引发的一种不可预测的行为。退相干会使量子系统的状态随机紊乱,从而抹除一切量子传感信号。

▌大型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发布

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了迄今全球最大、最全面的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之一——新加坡纳米孔表达数据集(SG-NEx)。这一成果有望解决疾病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使研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解析RNA的复杂结构,为制定下一代精准诊断和治疗策略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方法学》期刊上。

▌全球首款急救无人机完成实战演练

29日,全球首款急救(转运)无人机在浙江、上海两地,顺利完成海上伤员救治转运、院前紧急救治、战场伤员后送转运等“三种场景”的实战应用演练。据悉,该急救(转运)无人机集多种医学救治功能于一体,最大载重300公斤,适用于高原、海上以及战场等多种复杂环境下危重症伤病员的救治及后送。

▌我国突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昼夜限制

近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研究人员勾勒出超短周期行星的形成机制

28日,《自然·天文学》刊登了中国研究团队成果,研究人员基于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结合国际其他观测数据,首次揭示了超短周期行星系统的出现率与轨道构型随年龄演化的规律,勾勒出了超短周期行星的形成机制和潮汐演化的整体图像。

▌亚马逊“柯伊伯计划”首批卫星发射

28日,美国亚马逊公司使用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运载火箭发射其卫星互联网“柯伊伯计划”的首批量产卫星。“柯伊伯计划”是亚马逊旗下的近地轨道卫星宽带网络项目,目标是在近地轨道部署超过3200颗卫星,为全球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