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产品结构方面,磷酸铁锂仍是该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他产品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②钠电池方面,该公司布局聚阴离子类、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科创板日报》4月30日讯(记者 李煜) 4月29日晚间,万润新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138%,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78亿元,同比增长97.30%;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3.51个百分点。
据其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万润新能实现营业收入75.23亿元。同期,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63.33%,主要由于该公司加强经营销售管理,销售量增加;加强成本控制、采购管理、库存控制等。
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78亿元。尽管其单季净利润数据仍为负值,但同比减亏趋势明显。
出货量方面,2024年,该公司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22.82万吨,同比增长39.07%。
整体来看,产品结构方面,磷酸铁锂仍是该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其他产品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分地区看,2024年,该公司国内销售收入为73.45亿元,同比下降38.89%,占总收入比例为98.93%;毛利率为0.21%,较上年减少0.30个百分点。同期,其国外销售收入为876.61万元,同比增长375.35%;毛利率为5.40%,较上年增加5.10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该国外市场的显著增长得益于新增客户的小批量试产订单,但总体规模较小,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有限。
从业务进展来看,据其年报披露,钠电池方面,该公司布局聚阴离子类、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
磷酸锰铁锂方面,该公司采用高温固相法开发的高比容量磷酸锰铁锂正处于验证阶段,产线具备放量生产条件。
同时,该公司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已有研发布局。
固态电解质方面,该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开展聚合物、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研发项目,目前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万润新能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吉利控股、因湃电池、瑞浦兰钧等建立合作关系。
研发投入方面,该公司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2.57亿元,同比下降39.04%,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2%,较上年减少0.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碳酸锂市场价格下降,导致研发直接投入金额减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持有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9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31项。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带动锂电池材料需求稳步增长。然而,行业竞争加剧及碳酸锂价格下行对正极材料企业构成挑战。
万润新能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目前公司已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的研发上实现较大进展。
钠电池方面,公司积极布局聚阴离子类、层状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部分型号已实现数百吨出货。根据起点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钠电正极出货量,万润新能排名第七,其中,在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量中,万润新能排名第三。基于聚阴离子路线长循环、低成本、高安全性能的优势,预计2025年聚阴离子出货规模将提速,有望占据主流市场。未来,公司将把握行业先机,在钠电材料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强销售力度,提升市场占有率。
在此背景下,万润新能磷酸铁锂产品出货量达22.82万吨,同比增长39.07%,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该公司在国内市场布局储能领域,储能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17.71%,有效优化了客户结构。
据其年报披露,该公司本期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占比28.02%,新进股东为安徽金通新能源汽车一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42.58万股)、厦门市惠友豪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90.80万股)、南京星纳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54.41万股)、湖北尚联置业有限公司(持股149.86万股)、中金公司-中国银行-中金丰众67号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147.63万股)。
退出股东则包括安徽金通新能源汽车一期基金合伙企业(原持股364.23万股)、湖北长江智信新能源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原持股223.67万股)、湖北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原持股199.50万股)、湖北长江招银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持股171.48万股)、湖北通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持股171.33万股)。
募投项目进展方面,该公司“宏迈高科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累计投入6.68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3.54%;“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累计投入16.94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82.69%。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放缓,该公司调整了部分产能释放进度,预计剩余产能将在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此外,“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累计投入28.70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101.26%,超出部分主要来源于募集资金账户利息收入。
重要事项方面,报告期内,万润新能全资子公司万润矿业以3.15亿元转让给深圳中渚,相关款项已全额支付,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同时,该公司在美国设立正极材料研发中心,总投资额为1.68亿美元,现已进入施工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
此外,公司已在固态电池环节价值量较高的正极材料和电解质领域进行发力布局。公司已申请多项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材料包覆技术相关的专利,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的材料需求,有助于改善其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接触。同时,公司在高镍三元、富锂锰基等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方面已有研发布局,以匹配固态电池对高电压窗口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开展聚合物、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研发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未来有望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规模化出货,增厚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