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 ②除了品牌商家支撑的供给,在运力方面,此次淘宝闪购由饿了么重点保障履约。
《科创板日报》4月30日讯(编辑 梁又匀)近日,瑞幸咖啡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同时其核心管理层变动也引来不少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Q1瑞幸咖啡实现营收88.65亿元,同比增长41.2%,单季度GMV达103.54亿元。与此同时,瑞幸咖啡一季度GAAP营业利润大幅增长至7.37亿元,营业利润率8.3%。同比而言,2024年一季度瑞幸咖啡GAAP营业利润为亏损6510.7万元,GAAP营业利润率也为-1%。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4097家,本季度内净增门店1743家门店(含香港5家),环比2024年四季度开店速度再次加快。一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达7427万,同比增长24%。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报披露,自业绩披露当天起,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郭谨一将卸任董事会主席一职,由第一大股东大钲资本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黎辉接任。郭谨一则将继续担任咖啡CEO和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及决策事务。
增长加速,瑞幸开店与扩张的胜利?
“我们第一季度取得了强劲的业绩,收入同比增长41%,随着我们扩展到超过24000家门店,利润率也有了健康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自营店恢复了8.1%的同店销售额正增长,反映了客户需求的增长以及我们发展战略的有效性。”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EO郭谨一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从更多业绩指标上看,瑞幸咖啡恢复增长不仅限于开店带来的表面营收、净利润增长,也包括运营成本的下降、供应链的完整、经营策略的稳定。
瑞幸咖啡财报对比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以前,瑞幸同店销售额、成交用户数保持高增长。但进入2024年,瑞幸咖啡门店扩张加速、门店规模破2万,同店销售额、经营利润却显著下滑。
彼时瑞幸咖啡年度营收首次超过星巴克中国,成为国内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而库迪、蜜雪冰城幸运咖等主打平价策略的竞争品牌正快速崛起,抢占下沉市场商业街和写字楼门店等关键点位。其中,库迪更是持续向消费者提供补贴,以9.9元咖啡的价格正面争夺瑞幸客户。
而瑞幸咖啡却选择了减少9.9元咖啡补贴力度,聚焦于更多门店开拓。不少消费者从热议、质疑、失望,再到半年后的默默接受9.9元咖啡仅为少数限定产品。瑞幸似乎抗住了价格压力,凭借规模扩张跑赢了成本、需求的变化。
“一季度的同店增长主要是靠整个杯量的上涨来驱动的。”郭谨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更为深层次的因素在于,瑞幸早在2023年就看到了中国咖啡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的需求增长潜力,提前布局了质量、位置优秀的好店,为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叠加品牌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后续建设,综合提升了门店的杯量表现。
据郭谨一介绍,这是瑞幸基本面扎实的体现,也有一定的季节性的特点。该同店销售指标在今年的未来的几个季度可能会有所回落,但公司会保持其处于健康正向的水平。同时,咖啡生豆价格的上涨也将在今年下半年对公司财务数据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下半年毛利承压。
“规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是瑞幸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重点,我们将继续保持有竞争力的这种价格策略,目前没有提价的计划。”郭谨一在发言中多次强调,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品牌培育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养成。
“我们将继续坚持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持续开展9.9元品质咖啡活动,分区域精细化运营,不断培育并深化消费者咖啡饮用习惯和品牌粘性。随着近期茶饮企业的陆续上市限制饮品行业竞争格局也可能出现新的变化。为了更好的应对潜在的竞争挑战,我们也将会持续加大品牌和营销投入。”
管理层交接,大钲资本正式走到瑞幸权力中心
这是瑞幸咖啡第二次迎来董事会主席的变化。
在此前的首次交接中,现任CEO郭谨一上位,作为瑞幸咖啡“暴雷”之后的公司强势“一把手”,带领瑞幸咖啡团队加速全国门店扩张,将公司的经营与口碑拉回正轨。
对于此次大钲资本的进驻,郭谨一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大征资本在瑞幸至暗时刻不离不弃,持续投入瑞幸,确保了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的稳定。这也是瑞幸能够彻底完成历史切割,实现触底反弹最重要的坚实基础。作为股东,黎辉先生本人更是始终坚定不移的支持瑞幸完成重生历程,帮助运行团队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郭谨一认为,黎辉将在瑞幸咖啡发挥其管理及战略经验,推动公司在中国及全球的业务发展,他本人也将继续与其紧密合作。
历史资料显示,黎辉作为大钲资本实控人,同时也是最早期参投瑞幸咖啡项目的资本机构,一直以来都深度参与着瑞幸品牌的兴衰。
2017年2月,黎辉凭借从神州租车投资项目中退出所获得的资金,创办了大钲资本,重点关注消费、医疗等领域项目。瑞幸咖啡于2017年10月成立,首次融资于2018年7月,大钲资本领投1亿美元。半年后,大钲资本再度追投8000万美元,带动瑞幸咖啡估值一举突破22亿美元。
相较于机构常规的股权投资,大钲资本的黎辉更像是“带资进组”的编外管理者,负责瑞幸品牌投融资等资本运作。在瑞幸的董事会成员中,大钲资本多位合伙人早已名列其中。
黎辉及其背后的资本机构团队成熟的美股上市运作经验,让瑞幸得以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快速完成融资、估值暴涨、美股上市的高效资本运作流程。
瑞幸咖啡完成美股上市后,大钲资本在半年内完成了首轮减持套现,收回了全部前期投资成本并部分盈利。不过,随着财务造假的丑闻爆出,大钲资本背靠瑞幸模式“躺着赚钱”的计划彻底破灭。
黎辉也正式与彼时的瑞幸实控人陆正耀分道扬镳,并从之前的管理团队手中回收了大部分瑞幸股权。借助瑞幸债务重组、退市的机遇,大钲资本再度出手,认购2.4亿美元可转换优先股,既稳住了公司经营扩张资金,也将其持股比例提升至35%左右,成为瑞幸最大股东。
据2024年瑞幸咖啡财报披露,大钲资本目前持有公司31.3%股份,并掌握着53.6%的投票权。而当前公司CEO郭谨一持股比例为1%,投票权为0.7%。
黎辉则在财报中发言表示,其将致力执行当前的战略举措,并推动公司的下一阶段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