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一季报发布,现金流充足,冀中能源独家回应财联社:多举措避免债务违约
①冀中集团为维护河北地区公开债券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2024年,冀中能源平均融资成本3.22%,同比下降0.66%。

财联社4月29日讯(编辑 杨斌)昨晚,冀中能源(000937.SZ)发布2025年一季报。尽管公司收入与净利延续下滑,但由于确认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冀中能源一季度投资收益增长76.40%。同时,冀中能源现金流保持充足,为大额分红提供基础。

针对公司的部分财务状况和对行业的看法,冀中能源相关负责人独家回应了财联社。

冀中能源目前有5只存续债券,合计25亿元。公司表示,将优化融资期限结构,提高长期融资的占比。冀中能源注重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并建立紧急储备金,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避免导致债务违约。

一季度投资收益增长76%

2025年一季度,冀中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0.25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19亿元。

虽然受到煤炭市场下行的影响,冀中能源营业收入、盈利状况均有所下滑,但公司的现金流保持稳定。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24.91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1.27亿元。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冀中能源资产负债率55.13%,近年小幅上升,其中流动负债占比约68%。偿债指标上,公司的现金比率较高,超过了0.6。

根据此前发布的年报中其披露的经营计划,冀中能源2025年计划完成原煤产量2700万吨,营业收入160亿元。

受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影响,冀中能源一季度的收入和盈利延续了年报中的下行趋势。公司向财联社表示,进入4月份,随着下游开工逐渐复苏,钢厂生产逐渐提升,对焦炭需求上涨,焦企的焦炭库存陆续得到消化。至4月下旬,焦炭完成首轮提涨,25日开启第二轮提涨,部分煤种价格已小幅反弹。

冀中能源预计,2025年煤炭市场仍将承压运行。煤炭行业将呈现“稳产保供、清洁转型、智能增效”三大主线,政策引导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成为竞争关键。未来需重点关注煤电灵活性改造进度、进口政策调整及非电用煤需求变化。

冀中能源控股和参股的子公司较多,一季度由于确认联营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冀中能源实现投资收益4649.49万,同比增长76.40%。同时,由于确认小火电机组容量指标转让收益,一季度获得资产处置收益2614.69万。

现金流充足,多举措避免债务违约,并回应为何高比例分红

公开资料显示,受2020年“永煤事件”影响,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冀中集团”)直到2023年一度无法在公开市场发债。期间冀中集团仅依靠零星超短融融资周转,保证债券大规模到期时的兑付,被市场称为“债市硬汉”,为维护河北地区公开债券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冀中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冀中能源(000937.SZ)的一举一动也广受关注。2024年,冀中能源实施大额分红,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8.27亿元,占当年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33.96%。

公司对财联社表示,制定较高比例分红方案,首先是为了促进公司股价的提升。2024年7月以来,公司股票价格在一直在5-6元左右徘徊,大部分时间股价破净。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分红方案,能够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回报,有利于投资者保持对公司股票的信心,为更好地落实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号——市值管理》(证监会公告〔2024〕14号)的相关要求,较高分红是公司提高市值的策略之一。

此外,公司现金流充足且累积了较大的可供分配利润,资产负债率也保持较低水平,为大额分红提供了基础。

就债务结构调整计划,冀中能源对财联社表示,一是拟优化融资期限结构,提高长期融资的占比;二是提高抗债务风险能力,确保债务按期兑付,避免出现逾期违约;三是增强债务融资灵活性,多元性,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24年,冀中能源平均融资成本3.22%,同比下降0.66%。

目前,冀中能源有5只存续债券,合计25亿元,票面利率在2.39%-3.34%,全部为2026年后到期的中票。冀中集团则有46只存续债券,合计336.68亿元。

公司表示,近期无发债计划。未来,将根据历史数据和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为各项业务活动设定明确的资金使用上限,避免资金的随意浪费和过度支出。同时注意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确保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来应对日常运营和偿债需求。

冀中能源拟建立紧急储备金,预留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紧急储备金以应对突发的财务风险或意外情况,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避免导致债务违约。

另外,公司称,将加强融资管理,通过合理安排资金集中力量还清高息债务,从而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优化债务结构 ,建立良好信用记录,定期偿还到期融资,避免逾期或违约带来的信用损失和额外费用,树立公司良好的信用形象,为未来的融资和合作打下基础。

煤炭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