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长城证券如何交业绩答卷?2024年近三年最佳,一季度净利增72%,“数字券商” 建设再加码
①长城证券2024年业绩创下近三年最佳,实现营收40.2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8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0.73%、9.82%;
                ②公司从2024年以来不断调整组织架构,2024 年上半年进行集中调整;
                ③各板块来看,投资及交易业务成业绩增长引擎,同比增长 24.36%。

财联社4月29日讯(记者 赵昕睿)4月28日,长城证券同步发布 2024 年年报与 2025 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创下近三年最佳,实现营收40.20 亿元,归母净利润 15.8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0.73%、9.82%,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6.58%。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延续向好态势,营收 12.77 亿元,归母净利润 6.05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1.02%、71.56%。业绩飙升主要得益于金融资产收益、经纪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

从 2024 年各业务板块表现来看,投资及交易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强劲引擎,实现营收 17.89 亿元,同比增长 24.36%。

证券投资及交易业务成为业绩砥柱

各业务板块中,公司投资及交易业务表现亮眼,该业务实现营收 17.89 亿元,同比大增 24.36%,成为支撑公司业绩的中流砥柱。报告期内,公司在不同产品领域做了以下布局。

固收业务:积极调整持仓结构,进一步优化持仓资质,资本中介业务规模大幅提升。借助量化系统, 进一步丰富利率衍生品投资。

量化投资与OTC业务:坚守“低波动、高协同、收益稳健”的业务定位,围绕主动量化多策略、广义套利、绝对收益FOF和场外衍生品四大主线开展业务,中性策略业绩表现跑赢市场。

新业务筹备:针对基金做市、期权做市等新业务制定业务和风控方案,为申请交易所场检、 正式开展基金做市业务做好准备。

场外衍生品业务:重点做好存量业务动态调控,积极进行跨境、商品、可转债、信托结构、公募结构等细分研究。

权益投资业务: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个股投资侧重确定性、现金流、分红率,红利低波策略形成压舱石和重要的收益来源。

与投资及交易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各业务板块中,投行业务下滑幅度最大,主要源于证券承销收入同比减少,相应费用支出也随之下降。在 IPO 紧缩的大背景下,发力再融资及并购重组业务成为公司 2025 年的主攻方向。

不过,投行业务也并非毫无亮点。报告期内,投行条线持续深耕绿色金融,聚焦科创金融,为科创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公司积极扩大债券业务品种, 取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资格,跻身债券业务全牌照券商行列,债券业务承销规模464.85亿元,同比增长55.87%。

多维度推动财富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从信用业务、金融产品销售、投资咨询业务等维度推动财富管理转型,以融资融券业务为抓手,以网络金融业务拓渠道,构建公司发展的“护城河”。

打造特色化分支机构是公司提升财富管理业务质效举措之一。长城证券强化客户分层分类服务,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同比增长4%,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29%,两融余额较去年年末上涨0.9%。

此外,公司着力发展“超级网格”特色业务,推进财富T策略,创新自研ETF全明星组合,打造多元化投顾产品服务体系,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持续培育期权业务,打造特色赛道明星业务。

以夯实公司客户规模、强化客户服务能力为主要工作,公司持续优化渠道获客矩阵,加强财富智慧平台建设,“长城炼金术”APP发布5.0大版本并上线鸿蒙版,构建以“获客+工具+运营”的一体化运营思路。

当前,券商正加码资管业务布局,并通过设立资管子、申请公募牌照等方式进军公募赛道,拓宽资管业务边界,长城证券也在其中。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净值为289.02亿元。

此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规模突破百亿,私募资管产品规模提升,部分拳头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5%及以上水平。2025年,公司在资产管理条线计划加快构建新产品布局,积极推动公募REITs,构建ESG投研体系,为客户提供“金管家”服务。

持续推进“数字券商”进程

从公司核心竞争力来看,公司凭借自身资源禀赋,发挥作为能源央企控股地位。在推进“数字券商”进程上,公司完善长城方舟大数据平台、AI能力平台,构建“大平台+小前端”科技赋能体系,为各业务条线注入数字化动能。

财富管理赛道上,长城炼金术持续完成版本迭代,自研鸿蒙NEXT客户端成功发布,打造公司全方位AI助手“A计划”助力业务增收拓客;

机构业务方面,公司则持续完善长城长缨APP与夯实各业务系统能力, 赋能机构业务一体化高效协同,打造“业财一体化”的长城智慧平台;

在2025年年度经营计划中,公司表示,财富管理业务继续夯实客户基础,稳定两融业务市场份额,以金融产品和投顾业务为抓手推动财富管理转型,并构建长城ETF生态圈。投行则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协同,在再融资与并购重组业务上双向激发股权业务活力。自营投资业务需提高市场研判能力,持续优化大类资产配置结构。机构业务要提升研究能力,拓展收入来源,聚焦重点客户提供深度服务。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