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7.4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91.78%; ②高管承诺12个月不减持成为这次公告的一次看点,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③凭借合并优势实现业绩跃升,市场格外关注整合初期的协同效应。
2025年4月28日晚,苏州银行交出了一份兼具规模增长与质量提升的“成绩单”,在复杂经济环境下,该行以“营收+利润”突出专业化,以“规模+效益”体现精细化,总资产突破7200亿元。2024年该行总资产、存贷款增速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存款增量创历年新高,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结构优化,该行正以“高确定性回报+高成长性空间”的双重优势,为投资者铺就一条价值深耕之路。
业绩稳增、分红亮眼:股东回报彰显“价值守护”
净利润突破50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五年超30%
2024年,苏州银行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8亿元,增幅10.16%。在盈利持续增长的同时,该行坚持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根据年报披露,该行2024年度拟以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2024年中期每10股已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全年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6.47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连续五年超过30%(含2024年),与A股上市城商行相比,该行的分红率水平属于第一梯队。这一“稳健增长+高分红”的组合,体现了苏州银行对股东长期价值的深度守护。
资产质量与资本实力双优,夯实回报根基
截至2024年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3%,拨备覆盖率高达483.5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稳定在9.77%。优异的资产质量和充足的资本缓冲,不仅为持续分红提供安全垫,更成为吸引长期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苏行转债”的成功转股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为未来业务扩张和股东回报增长注入动能。
股东与管理层“接力”增持:信心背后的价值逻辑
国资大股东持续加码,累计增持1.89亿股
2024年初至2025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第一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以自有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和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已累计增持该行股份1.89亿股。国发集团作为苏州市属国有独资公司,长期以来在产业投资、城市建设、资本运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国发集团的持续加码不仅为苏州银行注入资金活力,更向市场传递了对其战略前景的坚定信心。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动作与苏州银行扎根长三角经济腹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高度相关,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回报提供了坚实支撑。
高管团队“真金白银”力挺,释放长期发展信号
除国资股东外,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2024年苏州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60万股,增持金额合计464.03万元。另有部分管理人员及其近亲属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150.57万股。这一举动凸显了内部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与盈利能力的深度认同,进一步强化了投资者信任。
资本市场认可度攀升:估值优势与战略红利共振
国际评级跃升,估值优势突出
2024年,苏州银行获穆迪评级上调至投资级(Baa3),《银行家》全球排名攀升至第253位,国际认可度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全年股价涨幅超30%,该行市盈率(PE)、市净率(PB)在行业内排名前列,估值优势突出,多家券商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其根植优质区域、战略清晰,为投资者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苏行转债”强赎落地,资本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2025年3月“苏行转债”完成强制赎回,截至2025年3月6日(最后一个转股日)收市后,该行总股本因“苏行转债”转股增加至44.71亿股,从长期看,进一步增强了该行的资本实力,为信贷投放和利润增长打开空间,有利于该行可持续发展,为广大股东创造更多价值回报。
锚定“1510”新三年发展战略,苏州银行正在资本市场浇灌出一棵枝繁叶茂的“价值之树”,以扎实的业绩根基与清晰的战略定力,为股东创造可持续的增长红利。在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的时代命题下,这家根植本土的银行正以“稳”筑基、以“进”拓局,为投资者绘制一幅兼具确定性回报与成长性红利的价值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