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5年一季度,芯联集成实现营收17.34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减亏24.71%; ②芯联集成董事长赵奇表示,预计今年公司收入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并在2025年实现单季度的净利率转正。
《科创板日报》4月29日讯(记者 郭辉) 4月28日晚间,芯联集成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
2025年一季度,芯联集成实现营收17.34亿元,同比增长28.14%;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减亏24.71%。
芯联集成表示,今年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系市场需求增加,公司产能持续释放,晶圆代工及模组封装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车规功率模块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芯联集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09亿元,同比增长22.25%;归母净利润为-9.62亿元,同比减亏50.87%。
从应用领域来看,报告期内,芯联集成车载领域收入占比51.78%,同比增加9.43亿元,同比增长40.87%。芯联集成可为整车提供约70%的汽车芯片数量。
在高端消费领域,芯联集成主要布局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推出了高性能麦克风平台和新一代锂电池保护芯片平台;同时推出应用于消费领域的低压40V BCD以及数模混合技术平台,实现规模量产,产品进入多个手机终端应用。2024年高端消费领域收入占比30.61%,同比增加7.64亿元,同比增长66.02%。
在工控领域,芯联集成搭配碳化硅二极管的220kW、125kW工商业储能、150kW工商业光伏模块产品以及大电流分立器件产品顺利量产;与头部客户联合开发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核心器件超高压IGBT产品已实现量产;新型工业变频模块系列即将量产。
展望2025年,芯联集成董事长赵奇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公司收入将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预计2025年将实现单季度的净利率转正,并争取拉平没有盈利的季度,目标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分产品来看,赵奇表示,预计2025年碳化硅收入同比将增长超过50%。此前,该公司获得的碳化硅定点项目在未来4年的需求量合计超过百亿元。模拟IC方面,预计2025年将实现5倍的收入增长;功率模组方面,预计2025年收入将同比增长3倍左右。
商业模式上,芯联集成应对模块化、集成化的市场需求,提出“一站式系统代工”的经营模式,与大陆市场其他晶圆代工厂形成差异竞争。2024年,该公司模组封装收入实现6.02亿元,同比增长54.54%;晶圆代工收入同比增加11.23亿元,同比增长25.11%。
关于市场关注的中美关税政策影响,芯联集成董事长赵奇表示,公司过去多年持续推动生产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多元化,目前对原产自美国的设备与原材料均没有依赖,进口关税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业务出口方面,初步观察关税政策对公司销售业务影响相对积极。赵奇表示,一方面由于向海外消费电子等领域客户的产品交付地位于国内或东南亚地区,相关海外客户订单保持稳定供应;另一方面,海外厂商“China for China”的策略进一步深化,关税政策下在国内进行生产供应的驱动力进一步增长,海外客户的订单稳定甚至有所增长。另外,国内终端客户的国产化进程在中美关税政策下进一步加速,对公司业务层面影响相对积极。
不过,赵奇也表示,关税政策对未来终端制造商的总体需求,进而对公司业务销售,是否会形成间接影响,还在进一步观察中。
根据Chip Insights发布的《2024 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排行榜》,芯联集成跻身2024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榜单前十,中国大陆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