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灿芯股份Q1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下降59.23%,归母净利润为-2581万元同比转亏; ②灿芯股份表示,业绩下滑系受下游客户需求波动影响,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综合导致利润水平同比下滑。
《科创板日报》4月28日讯(特约记者 高青) 4月27日,首药控股(688197.SH)交出了一份研发投入逆势增长、但业绩仍然承压的年度成绩单。
财报显示,首药控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4.20万元,同比下降24.61%;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3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另据同日公布的一季报,报告期内首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200万元,去年同期为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5.1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5600万元,均较上年同期小幅收窄。
当前,首药控股尚未实现自研产品商业化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与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药企的合作研发项目,2024年相关收入394.20万元,呈现同比下降趋势。合作研发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整体营收下滑,短期内对公司财务形成压力。
在亏损背景下,首药控股仍选择“重仓”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达2.13亿元,同比增长4.95%,占总营收比例创下5395.23%的高位。资金重点投向核心管线SY-707(ALK抑制剂)、SY-3505(RET抑制剂)、SY-5007(KRAS G12C抑制剂),巩固了公司在肺癌、实体瘤等领域的竞争优势。
从首药控股募投项目进度来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创新药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7.77亿元,完成计划进度的72.48%,重点支持SY系列管线开发。另一募投项目“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因效率考量,投资额由原计划的2.50亿元缩减至1.98亿元,剩余资金将优先用于新药研发。
此外,2024年首药控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97亿元,主要系研发支出增加所致。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567.85万元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34.92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亏损压力。
财报强调,全球肿瘤治疗领域正向精准医疗与联合疗法转型,中国创新药企在政策支持下加速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首药控股凭借在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的技术积累,尤其在ALK、RET抑制剂研发中的领先地位,有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