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灿芯股份Q1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下降59.23%,归母净利润为-2581万元同比转亏; ②灿芯股份表示,业绩下滑系受下游客户需求波动影响,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综合导致利润水平同比下滑。
《科创板日报》4月28日讯(记者 吴旭光) 近日,青达环保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该公司Q1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1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71.27万元,同比增长990.26%;扣非净利润6792万元,同比增长1067.48%。
青达环保表示,业绩变动主要是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所致,渔光互补项目交付完成。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建设的胶州市李哥庄镇120MW渔光互补项目已顺利完成并网发电。该项目标志着山东省首个规模化绿电制氢项目在青岛落地。
“公司通过为该项目提供EPC总承包服务,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青达环保表示。
3月18日,青达环保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转让120MW渔光互补项目的议案》,同意将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青岛兴盛达持有的120MW渔光互补项目,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新能星洲(胶州市)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新能星洲胶州”)。
本次交易完成后,青达环保将不再持有青岛兴盛达股权,青岛兴盛达不再是公司合并报表内子公司,青岛兴盛达与公司仅为业主方与总承包方关系,其通过为青岛兴盛达提供渔光互补项目EPC服务。
青达环保称,虽然该项目预期运营收益和现金流情况良好,但仍可能存在运营不达预期的风险。
《科创板日报》记者对此致电青达环保证券部,但截至发稿,该公司电话未获得接听。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青达环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1912.72万元降至本期的-8191.14万元,同比下滑328.25%,资金净流出规模扩大。该公司对此表示,主要系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等,含渔光互补项目付款。
青达环保致力于节能降耗、环保减排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电力、热力、化工、冶金、垃圾处理、新能源等领域的客户提供节能环保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其技术、产品已覆盖包括炉渣、钢渣、灰尘、烟气、细颗粒物、NOX、SOX、脱硫废水等污染物的防治及锅炉炉渣和烟气余热回收,同时涉足电厂灵活性改造、清洁能源消纳等领域。
4月21日,青达环保所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实现营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7.67%;净利润为9297.32万元,同比增7.26%。
青达环保表示,2024年,在国家新建火电投资加速及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性影响下,公司传统主营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放量,为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主营业务分产品看,青达环保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干式除渣系统和湿式除渣系统分别实现营收4.32亿元、3.12亿元和2.65亿元,同比增长76.13%、6.48%和38.72%,分别占主营收入的32.87%、23.72%和20.17%;对应毛利率分别为29.38%、35.38%、43.22%。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青达环保钢渣处理系统业务业绩遭遇“滑铁卢”。该业务实现营收491.15万元,同比下跌94.65%;毛利率下降22.27个百分点至16.33%。
《科创板日报》记者通过查阅该公司2024年年报发现,其并未明确解释具体原因,市场普遍推测,可能与钢铁行业节能改造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青达环保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31545.51%,上年同期为14.14万元。
青达环保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是,公司项目经营支出增加,受渔光互补项目的特殊影响,该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融资租赁模式,收到的融资租赁款项列报为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但针对该项目的采购支出,均列示在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存在一定程度错配。
青达环保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长,2021年至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5.13亿元、4.83亿元、7.08亿元7.63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67%、63.35%、68.78%和58.07%。
2024年10月,青达环保发布2024年度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勇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57.725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月7日,青达环保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首发募投项目进展方面,青达环保存在首发募投项目进展延期的情况。2024年5月,青达环保审议通过将底渣处理系统产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7月调整为2025年7月,截至2024年度末,该项目建设进度为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