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曾经“一招鲜”,券商保证金产品正待突围之道
①一季度末,48只券商及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总规模达5553亿元,其中管理费率0.9%的20只产品规模达4101亿元;
                ②公募化改造进入倒计时,保证金产品管理费将面临腰斩,与公募货基竞争下,流动性优势或成关键突破口。

财联社4月27日讯(记者 王晨)作为曾经的创新模式,有多赢效应的券商保证金产品也正面临着突围之道。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规模突破5500亿大关,头部机构“强者恒强”格局凸显,但高费率模式正面临公募化转型的挑战。

截至一季度末,48只券商及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总规模达5553亿元,其中管理费率0.9%的20只产品规模达4101亿元,占比超七成。华泰证券、招商资管、国泰君安旗下三大王牌产品以1778亿元规模包揽市场32%份额,集中度可见一斑。然而,推广策略差异导致部分券商的规模差异化,如中信证券客户资金存款居首,资管旗下保证金产品规模却不足34亿元。

当前,公募化改造迫在眉睫,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面临费率腰斩风险。若管理费从0.9%降至公募货基均值0.23%,行业保证金产品年收入或缩水27亿元。尽管如此,券商保证金产品凭借T+0实时赎回、无上限取现及自动申购等功能,深度绑定证券交易场景,在流动性服务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在业力实践中,受到投资者欢迎,或为应对费率下行压力提供突破口。

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规模超5000亿,74%管理费率为0.9%

一季度末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规模数据出炉。Wind数据显示,48只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总规模5553亿元。其中管理费率为0.9%的保证金产品共20只,规模达4101亿元,占比约74%。

券商资管保证金市场呈现“强者恒强”的特征。规模超百亿的产品共17只,超200亿的11只,超300亿的仅3只。规模前十的产品总规模合计超3500亿元,占全市场的65%,集中度较高。规模前十大产品中,管理费率普遍为0.9%,仅东方证券的“东方红货币”(0.2%)和国信证券的“现金增利”(0.85%)费率略低。

其中,华泰证券资管旗下的“华泰紫金天天发”以890.97亿元的规模稳居榜首,招商资管“智远天天利”(577.67亿元)和国泰君安“现金管家”(309.50亿元)分列第二、第三位。三家头部机构的产品规模合计1778亿元,占全市场的32%。

保证金产品规模与券商推广策略密切相关

尽管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整体规模庞大,但其排名与券商托管客户资产规模排名并不同步。记者深入调研发现,这主要与各家保证金产品推广策略有关。

以报表上客户资金存款科目作参考,中信证券2024年年末客户资金存款规模以2665.97亿元居券商首位,但旗下两款保证金产品一季度末规模却不高:中信证券现金增值(22.50亿)、中信证券现金添利(11.42亿),合计不足34亿元,也意味着中信证券并未在此发力。

记者通过中信证券APP发现,现金管理栏目中信证券APP为客户提供了包括“信金宝”“天添發”“日日鑫”等在内的5只现金理财产品,且并未将中信资管旗下的保证金产品作为客户唯一保证金理财选项。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提供多种现金理财产品,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许多客户不太会主动选择这种收益低的保证金产品。

对于大多数券商来说,还是更倾向将自家保证金产品作为客户唯一的选择,并在交易界面将保证金产品放置在十分显眼的位置。

记者了解到,有一些券商会在新客户开户时,直接将开通保证金产品设为默认勾选项,客户完成开户后,账户内闲置资金将自动转入相关产品,这就大大提升了保证金产品的开通数和参与规模。

“但是这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部分客户在开通后,发现账户内现金自动购买保证金产品,会反馈并不之情曾开通过此类功能,这就很容易造成客户投诉。”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开户时提供保证金产品开通渠道,在适当性管理上有一定合规瑕疵,虽然保证金产品是低风险产品,但在客户完成风险测评前无法确定客户是否满足适当性。”

公募化改造迫在眉睫,高费率模式难以为继

公募化改造大限将至,对于券商而言,保证金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已迫在眉睫。根据监管要求,未取得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需在过渡期内对保证金产品进行清盘或转移至公募子公司。然而,这一过程将直接冲击券商的收入结构。

券商保证金产品管理费率普遍为0.9%左右,再叠加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费用,保证金产品综合运作费率甚至超1%。而对比市场上公募基金管理人发行运作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费率多在0.4%以下,均值仅为0.23%。大规模、高收费,给券商贡献了一定收益。

公募化改造后,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的管理费会向公募均值靠拢,这也就意味着,券商会丧失过半的保证金产品管理费收入!根据Wind数据统计,当前有20家券商及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管理费率为0.9%,一季度末总规模4101.06亿元。若是管理费率调整为公募货币基金管理费率水平(按0.23%计算),券商资管一年管理费收入将减少超27亿元。

与公募货基差异化竞争,流动性优势或成突破口

尽管面临费率下调压力,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仍具备独特优势。

与公募货币基金相比,其T+0快速取现功能更贴合投资者需求。几乎所有券商资管的保证金产品都支持资金实时到账并用于股票交易,且单日赎回额度远高于公募货基的1万元上限。此外,自动申购机制(如收盘后自动投资)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体验。

深入对比来看,两者在投资策略、客户定位及服务功能上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券商资管保证金产品为保证较高的流动性,其投资范围相对受限。整体而言主要投资于银行短期存款、短期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的高等级固定收益类资产等。

公募货币基金投资范围相对更广,部分产品可投资一年期的债券回购等。投资组合的久期也相对较长,这使得其在收益获取上有更多可能性。

券商保证金产品深度嵌入证券交易场景,瞄准股票投资者的闲置资金管理需求,支持T+0实时赎回并直接用于股票交易,且单日快速取现额度通常无硬性限制。例如,招商资管“智远天天利”允许投资者单日赎回数百万元并即时买入股票。而公募货基即便支持快速赎回,单日上限多为1万元,普通赎回则需T+1到账,难以满足高频交易者的流动性需求。此外,券商产品的“自动申购”功能(如收盘后自动归集闲置资金)提升了便捷性,而大多数公募货基需投资者主动操作。

券商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