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独董集体辞职 财总突然更换 远大住工年报延期潜藏财务“暗礁”?
①近期,远大住工高层变动,独董集体离职,财务负责人更换,公司2024年年度财报已申请延期披露;
                ②独董辞职报告指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及控股股东张剑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且未能及时归还、开展违规关联交易。

财联社4月27日讯(记者 黄路)远大住工(02163.HK)以其独特的 “积木式”造房模式成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在港IPO第一股。然而,如今赴港上市不足六年的远大住工,正面临一场财务信任危机:独立董事集体辞职、财务总监突然更换,上市以来一直为公司提供财务审计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也已更换。

目前,远大住工2024年年度财报已申请延期披露,其背后原因或涉及大股东长期资金占有、违规关联交易。

独董集体“出走”财总易位或非偶然

远大住工的高层大变动,发生于2024年年报披露前夕。对比2023年年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全部离职,公司联席秘书被更换,上市以来为公司做财务审计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出局”。

(截图来源:公司2023年年报)

2024年12月24日,远大住工发布公告,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佳欣因“因其须付出更多精力处理其他工作”;赵正挺因“其社会任职单位的相关规定不得在企业兼职”而申请离职。其中,王佳欣在离职前担任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作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其为公司独董中的专业财务人士。而这一独董人士变动,只是一系列人事动荡的开端。

2025年3月20日,公司再度公告,非执行董事张权勋,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共荣、李正农分别发出辞职报告。其中,陈共荣在离职前担任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及提名委员会委员;李正农在离职前担任审计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

上述三名董事辞任均自2025年3月19日起生效。辞职报告指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及控股股东张剑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且未能及时归还、开展违规关联交易严重损害本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等。 ”

不到半年时间,远大住工10人董事会已有半数离职,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人员“清零”。独董集体辞职的时间点也颇为微妙,前一批是2024年12月24日,年度即将结束;后一批是2025年3月20日,已临近港交所规定的财报披露截止日(3月31日)。

不仅是独董选择集体“出走”,远大住工时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石东红,也选择了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位,其辞任自2025年3月20日起生效。

3月24日,远大住工公告称,董事会暂停了石东红的董事职责,并解除了后者除董事之外的其他一切职务。原因是“在未经董事会正式批准的情况下发布公告”。 同日公司联席秘书及授权代表吴嘉雯的辞职生效。

这份未经董事会批准发布的公告或正是涉及三名独董辞职报告中对于公司内控问题的直接披露。

年报延期 审计报告“难产”另有它因?

经历前述一系列高管人士变动后,远大住工现有执行董事包括张剑、唐芬、张克祥、谭鲜明、石东红(已暂停职务),独立董事为零。而按照规定,董事会必须包括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而审计委员成员须全部是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要有三名成员。

独董缺位,远大住工面临的下一个难题是年报何时披露?如何披露?

按照港交所的规定,远大住工应于2025年3月31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该财务报告须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下简称“天健所”)同意。由于远大住工需要更多时间向天健所提供材料,公司无法按期披露2024年年度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9日,远大住工发布《建议更换核算师》公告,改由天健所负责公司财报审计。而此前,公司的审计(核算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12月27日,公司召开2024年第一次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了更换核算师的议案。

该时间节点也正好卡在公司2024年年度即将结束前。公开资料显示,远大住工于2019年赴港上市,2019年-2023年,公司审计(核算师)均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结合前述三名离职独董直接点明“大股东长期资金占用、违规关联交易”两大“痛点”,这是任何一家审计机构绕不开的“坎”。有接近远大住工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情况或并非审计报告“难产”,而是该审计报告披露的内容是否符合公司董事会方面的“期望”。

据远大住工的要求,公司股票已自2025年3月21日起在港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公司发布进一步公告。

财务状况堪忧 最高市值从上百亿到跌破3亿港元

2024年上半年,远大住工营收8.44亿元,同比下降10.1%,净利润亏损2.96亿元。公司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PC构件业务的营收和利润未有好转。

远大住工陷入如今的困境,或许与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经营策略都有关系。疫情期间,装配式建筑行业深度调整,对房地产业、酒店业的投资遭遇滑铁卢。

截至2024年6月末,远大住工总负债为52.0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44%。其中,短期借款22亿,长期借款超过11亿元,长期借款利率区间为3.15%-14.26% 。

2020年9月是远大住工股票的高光时刻,其股价一度达到43.95港元/股,截至停牌前,公司股价为0.6港元/股。不到5年时间,公司市值已由最高超百亿港元缩水至3亿港元以下。

查阅公司上市后的财报,2019年,远大住工实现营收33.69亿元,净利润达到6.77亿元。2020-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约为26.1亿元、30.6亿元、22.3亿元、22亿元;同期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2.16亿元、3243万元、亏损8.1亿元、亏损3.89亿元。

根据2023年年报披露,PC构件制造(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依然是远大住工的业务核心,该类产品2023年的收入达到19.13亿元,收入同比虽然下滑了5.5%,但PC构件制造业务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其毛利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25.9%。

仅从公开财报数据看,似乎难以解释公司市值如此大幅的缩水。不过,有观点指出,远大住工存在大额应收账款,在房地产下行之际,应收账款存在收不回的风险增大,如此大额的应收账款如果无法收回,将对远大住工的利润、现金流等形成巨大压力。

进入2025年,远大住工诉讼缠身,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实控人、董事长张剑已经被挂上了“限高令”。

财联社记者公司财报追踪 港股动态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