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海外客户就燃气轮机涡轮叶片产品与万泽股份签订了为期六年的框架供货协议,后5年的采购金额将不低于1,000万美元/年; ②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近3400万元,此次合同落地,公司今年海外业务收入有望实现翻倍式增长; ③今年一季度,万泽股份营收与净利润双两位数增长。
财联社4月27日讯(编辑 李响)随着财报季临近尾声,部分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开始密集公布,通过探究行业龙头营收业绩数据表现,可以作为行业未来风向标的重要参考。
近日,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硅产业”)连续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8亿元,同比+6.18%;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620.28%;扣非归母净利润-12.43亿元,同比-649.09%。一季报方面,公司营业总收入8.0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60%,归母净利润为-20852.85万元,同比去年下跌5.47%。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受半导体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尚未回到2022年的收入水平,但受益于公司报告期内300mm半导体硅片销量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70%、收入大幅增长超过50%, 因此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总额较2023年同期逆势上涨6.18%。
不过在利润端,受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200mm硅片均价显著下跌,叠加公司因并购标的Okmetic、新傲科技的估值调整,计提商誉减值约3亿元等因素影响,业绩仍面临短期承压。
作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沪硅产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及其他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2020年科创板上市后,连年持续小幅盈利,直到去年首次亏损就逼近10亿元,已超过上市后的净利总和。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是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和销售额均出现收缩的一年,近年来大尺寸硅片国产化替代节奏加快,但消费电子需求持续疲软,出货面积及价格均有所回落进而加大了相关厂商的盈利压力。
据SEMI大半导体产业网数据,2024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下降2.7%至12266百万平方英寸(MSI),创近年来新低,而同期硅晶圆销售额下降6.5%至115亿美元。2024年下半年,全球晶圆需求开始从2023年的行业下行周期中复苏,但由于部分细分领域的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了晶圆厂利用率和特定应用的晶圆出货量,库存调整速度较慢。
国投证券分析师马良认为,作为国内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300mm硅片产品在中国大陆具有产能规模及技术优势,具备产品放量驱动营收增长的基础,同时公司近年来持续对高端硅片业务整合,与上海新昇、新傲科技等多家子公司协同发力高端市场,仍具备长期盈利能力提升的竞争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沪硅产业曾在2023年发行了全国首单科创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近期再次亮相交易所债券市场,其“25沪硅产业MTN001”科创票据中标利率2.4%,为公司目前最低债券发行票息利率。目前公司合计3只科创票据,累计金额28.40亿元,尚无近一年到期债券。
在偿债指标方面,受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走弱,整体指标有下行趋势。其中一季报数据显示,营运资金为28.40亿元,现金比率降至1.19倍,目前公司利息保障倍数-6.36倍,为近年来最低水平,不过考虑到,公司能够获得低息贷款、发行债券、股权融资、产业基金增资及国有背景股东等各方的支持,享受研发等补贴政策,整体的偿债能力仍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