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蚂蚁财富在香港谋求券商控股权落下一子; ②17.6%溢价要约收购,现金总价超28亿港元; ③蚂蚁集团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方向并购、科技人才布局。
财联社4月25日讯(记者 李迪)本周,多只自由现金流ETF披露上市交易公告书,这些产品的持有人信息也浮出水面。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自由现金流ETF产品受到许多私募机构的青睐。部分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包含多家私募机构旗下产品。
有私募旗下产品持有自由现金流ETF的金额达4000万,还有知名百亿私募旗下产品现身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除私募机构外,也有知名险资机构旗下产品认购自由现金流ETF。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利率下行环境下,“现金为王”逻辑强化,具有良好现金流的投资标的更受机构投资者关注。而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财务质量的核心指标,以自由现金流策略筛选的企业兼具稳健性和成长性。自由现金流ETF也兼具抗跌属性和成长属性,适合作为长期投资的底仓配置,因而受到机构投资者青睐。
自由现金流ETF受多家私募机构青睐
自由现金流ETF开售以来,获得许多私募机构的青睐,部分机构认购热情较高,甚至买成了前十大持有人。
截至4月23日,上海秉昊私募基金旗下一产品为华安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第二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300万份;上海思达星汇私募基金旗下一产品为南方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第四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1000万份。
还有知名百亿私募旗下产品现身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4月10日,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思勰投资安欣九号一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的第7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404万份。
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截至今年2月5日,该机构管理规模区间为100亿元以上。
此外,还有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有多家私募机构现身。
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4月23日,该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中,包含上海粒子跃动私募基金、深圳华尔资本管理、深圳福汇资本管理、广州市航长投资管理、上海展弘投资管理等机构旗下的私募产品。
其中,上海粒子跃动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粒子希格斯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该ETF产品的份额达600万份,为第二大持有人。
富国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也有多家私募机构的身影。
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截至4月17日,该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包含深圳前海国丰优合资本、杭州天盈私募基金、深圳证金投资管理、青岛鹿秀投资管理、上海崇正投资管理、深圳前海千惠资产管理、上海森恩资产管理共7家私募机构旗下的产品。
有私募产品持有金额达4000万,险资机构也在买
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也有多家私募机构旗下产品现身。
其中,截至4月23日,深圳市恒泰融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一恒泰融安创弘14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该ETF产品的第一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4000万份。截至当日,该基金的单位份额净值为1元,这意味着该只私募产品持有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的金额达4000万元。
此外,上海秉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秉昊世涛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上海鹤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鹤禧阿尔法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为该只ETF的第六、第七大持有人,持有份额均超过1000万份。北京科瑞菲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科瑞菲亚道恒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该只基金的第九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为800万份。
除私募机构外,险资也在买。截至4月8日,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保险产品为华宝自由现金流ETF的第五大持有人,持有份额达800万份。
“现金为王”逻辑强化,自由现金流ETF受市场青睐
为何自由现金流ETF获得百亿私募和知名险资机构的青睐?
对此,一私募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自由现金流是衡量企业财务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自由现金流策略筛选出的优质企业,不仅经营相对稳健,而且具备更大的成长潜力。此外,自由现金流ETF作为相对抗跌的资产,与红利资产相比也更具成长性。在震荡市和利率下行的环境下,这类ETF很适合作为底仓配置,因而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还有机构认为,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现金为王”逻辑增强,因而具有良好现金流的投资标的也更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这一原因也推动了自由现金流ETF的热销。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在低利率、低增长的新常态下,不少投资者对具有良好现金流水平的标的需求正日益加剧。与此同时,从政策导向看,“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或是长期趋势,这也将推动企业更加关注自身自由现金流质量和自由现金流回报提升。
招商基金也指出,长期配置层面,现金流选股能够透过高股息的表象,探寻到有持续较高股东回报能力的优质个股,是更重视企业盈利质量的分红策略,适合长期持有。现金流策略适合希望长期投资、穿越周期的价值偏好投资者、需要平衡投资者组合风险的配置型投资者以及偏好核心资产但想规避金融、地产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