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②《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在满足相应约束条件时,可调整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鼓励发展长期万能险。 ③《通知》强化了万能险账户管理,要求保险公司根据真实投资情况确定结算利率,严格规范特别储备使用。
财联社4月25日(记者 郭子硕)关税政策反复,外贸企业仍面临一定的压力。据财联社记者此前调研,有东南沿海省份辖内银行接到相关要求,对辖内外贸企业“不抽贷、不断贷”。4月24日,有深圳地区国有大行明确表态,已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摸底和调研,不会简单采取“一刀切”方式收紧对外贸企业或涉美贸易企业的授信支持。
关于关税扰动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行长助理黄凯回答财联社记者,直接对美出口的外贸企业受到部分影响;没有对美直接出口,或者虽然对美出口但仓储物流配货在海外仓的企业,具备一定的缓冲空间。目前,这一情况尚未给信贷质量带来压力。
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资深副经理游德忠透露,今年4月以来,深圳建行对部分有进出口业务的信贷企业客户进行了调研沟通,初步估计约有10%至15%的企业客户全年营业收入将因关税战影响呈现不同幅度下降。
银行明确:将持续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关税战导致外贸企业成本上升,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大。对此,深圳建行强调,不会简单采取“一刀切”方式收紧对外贸企业或涉美贸易企业的授信支持。将根据外贸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一户一策”制定授信及风险管控方案。下一步,还将聚焦“降成本、促便利”,持续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
黄凯表示:“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外贸企业资金上的支持。针对短期内现金流紧张的外向型小微企业,我们将开启续贷绿色通道,帮助企业释放流动性。”此外,深圳工行与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合作,针对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推出“跨境电商贷”,给予最高5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在利率方面也将提供差异化支持。
重点关注:出口收结汇、汇率避险
综合来看,银行服务外贸机构的重点落在出口收结汇和汇率避险。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副行长周特立回答财联社记者,重点关注跨境电商客群的出口收结汇业务需求,持续加大对海外仓客户的综合金融支持;提供汇率避险保值服务,依托该行已推出的中小微企业防范极端汇率风险方案,加大对美贸易小微企业的专项关注和服务。与此同时,深圳中行提供供应链金融脱核服务模式,聚焦外贸供应链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推出“双链贷”服务方案,实现脱核授信,降低外贸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游德忠介绍,深圳建行着重向上市公司推介汇率避险产品与套期会计组合方案,平滑衍生品估值损益对报表的影响,助力客户开展汇率风险管理。此外,该行对接外贸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出口转内销、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调整境外供应链布局等,通过加大贸易融资供给、提供“走出去”综合金融支持、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服务水平等方式,支持外贸企业应对关税冲击。
多机构探索风险共担
财联社记者从深圳金融监管局获悉,深圳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机构为深圳企业出海、产品服务出口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达1.1万亿元。4月以来,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市商务局、市发改委联合印发工作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动态梳理外贸企业清单,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并强化“统保”平台风险缓释功能。
深圳工行表示,将积极与融资担保机构针对外向型经济做好批量担保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增强抗风险能力。
深圳中行也透露,运用政银担、政银保模式,缓释授信业务风险。同时引入政务数据动态监测,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利用深圳海关、单一窗口、税务、跨境电商平台数据,与行内系统相结合,开发外贸企业模型“画像”,建立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监控信号,动态监测分析外贸企业经营情况及变化,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同时,建行与中信保公司合作的“跨境快贷-信保贷”,依托中信保小微外贸保单为企业核定贷款额度,整合中信保保单风险缓释优势与银行授信资金优势,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