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消息人士称,立讯精密已获得至少一款OpenAI设备的组装合同。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计划的产品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还考虑开发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等产品。 ②IDC报告显示,预计全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500万副。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AI医疗行业处在跑马圈地阶段。短中期来看,建议核心关注能够获取医院诊疗数据实现AI模型能力提升的厂商;长期来看,伴随AI模型本身的格局走向集中,AI能力普惠化的背景下,在医院客户中存在信息化卡位将是参与AI医疗市场的重要前提,如医院电子病历、HIS供应商也值得关注。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创业慧康推出“AI+服务”、“AI+临床”、“AI+专科”、“AI+流程”、“AI+管理”的立体化布局。此外,公司还联合华为发布BsoftGPT·DeepSeek 医疗行业昇腾一体机。
川宁生物和金珵科技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工程师,对公司抗生素中间体的生产全流程进行人工智能优化,建立原料、工艺、产量的生成式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工程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