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哪些机构参与了地平线机器人的IPO? ②机构为何下调其目标价?
财联社4月24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集体上扬,多只个股冲高至年内高点。
截至发稿,荣昌生物(09995.HK)涨超14%、东曜药业-B(01875.HK)涨超12%,亚圣医药-B(06855.HK)涨逾9%。宜明昂科-B(01541.HK)、康方生物(09926.HK)等多只个股跟涨7%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自年初以来,港股医药健康板块整体表现不俗,可以说是近年来涨势较为强劲的时期之一。
截至发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累涨近27%,约为恒指同期涨幅的三倍之多。
尤其是从近两周的行情来看,在关税豁免、政策缓和以及AACR等多重催化下,港股创新药概念持续活跃,反弹势头也在场内领先。
华鑫证券认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Deal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
华鑫证券称,在抗体、ADC、双抗等领域,中国biotech从研发的初始就建立起技术的优势,而且不断尝试探索新靶点新组合,在全球创新浪潮中,全球领先或者全球最优的比例在持续提升。
另一方面,从基本面上看,机构眼中国内生物医药的技术优势也正持续转化成商业化层面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创新药BD合作浪潮热度不减,还不到5个月,国内就已经达成了24笔新药出海交易,而且大项目不断。
国信证券在4月24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年初以来,恒瑞医药、联邦制药、和铂医药等均与海外MNC达成了重磅交易。由于创新药BD出海受关税影响较小,行业有望继续通过授权出海的形式实现全球的商业化价值。
另据国投证券医药团队跟踪数据显示,3月国内创新药通过VC&PE的投融资改善明显,也表明当前行业景气度呈向好态势。
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5年3月全球及国内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82%、51.78%,环比2月则分别提升了0.18个百分点和64.46个百分点。
短线来看,受益国内创新药产业技术成熟,成本领先等优势带动,叠加行业景气度回升的情况下,港股医药股也被市场视为能够穿越本轮关税周期的资产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