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有业内人士表示,激光雷达已从“拼参数”进入“拼量产能力与场景适配”阶段; ②李一帆称,禾赛科技的长期增长并不取决于汽车,取决于机器人。
财联社4月22日讯(记者 张屹鹏)一年前的2024北京车展,华为乾崑智驾“出世”;一年后的上海车展,华为乾崑升级为被国内八成主机厂选择的头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ADS 4、高速L3亦随之应运而生。
4月22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宣布,华为乾崑ADS 4的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正式发布,为高速L3正式商用做好了准备。“全新岚图FREE是ADS 4全球首搭车型之一,同时也搭载了满血版的鸿蒙座舱5.0系统。”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随后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
除岚图汽车外,在当晚现场共同亮相的还包括赛力斯、北汽新能源、江汽集团、上汽集团及奥迪中国等11家主机厂的主要负责人。
在车企对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布局全面加速之时,监管层及行业协会对当前智能驾驶的相关传播采取了“降温措施”。
“2025年,L3的商用能力会开始具备。”靳玉志坦言,想要实现从L2到L3的跨域并非易事,故优先从相对简单的高速L3开始。“虽然高速L3理论上简单一些,但还是有一些难题需要克服。”
去年4月,华为车BU发布智驾新品牌“乾崑”,首次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身份亮相的靳玉志高调亮相。据靳玉志彼时给出的数据,自2019年成立以来,华为车BU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研发人员达7000人。2023年智能部件发货已超过300万套,已上市的战略合作车型达7款,发展超过300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从华为车BU到华为乾崑,高速增长期下的“数据”也有了质的提升。靳玉志介绍,2024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8000名研发人员;合作上市车型已经超过了22款,覆盖中高端,以及纯电、增程、混动、燃油车多种动力形式,包括轿车、SUV、MPV与越野车多种车型形态。“目前国内有超过80%的主机厂选择了华为乾崑,后续搭载乾崑智能化部件的新车将越来越多。”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首发的东风猛士M817,“华为乾崑合作车型全景图”共包含11个品牌23款车型,其中奥迪、东风猛士的加入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乾崑朋友圈”的多元性。
“我们在本届上海车展将首次推出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不仅仅是新能源车型,也包括内燃机车型。”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表示。4月22日,东风猛士科技携手华为打造的智能越野车型猛士M817迎来首秀,该车采用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并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作为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首个成果,猛士M817的打造源于华为Hi模式,但又超越Hi模式。”有接近东风猛士的业内人士透露。
尽管“L3”需尽快解决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但2025年成为“L3落地元年”已几成定局,相关技术的搭载量亦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据靳玉志预计,2025年的城区智驾辅助搭载量将接近400万辆,未来三年内城区智驾辅助的搭载量将超27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