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字节跳动Agent 产品扣子空间正式开启内测,这是一个通用+专家型助手工具,主打办公场景; ②围绕AI Agent,不管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今年各厂商的竞赛还在加速。
《科创板日报》4月22日讯(记者 张洋洋)字节跳动加码Agent。近期,字节跳动Agent 产品扣子空间(Coze Space)正式开启内测,该产品定位为“成为用户与AI Agent 协同办公的最佳场所”。
扣子空间底座大模型采用的是由字节自研的豆包等国产大模型,提供通用Agent入口,支持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协议,引入多款可以调用的工具,包括飞书、高德地图等,强化解决工作任务的能力。此外,扣子空间引入专家 Agent 体系,提供从回答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方位服务。
▍实测:通用+专家助手
根据字节跳动的阐述,扣子空间通过部署多类型 AI Agent 智能体,调用精通各项技能的“通用实习生”与各行各业的“领域专家”两种专业身份处理任务,让用户可以与AI Agent协同工作,实现高效办公。
《科创板日报》记者也拿到了内测码,进行了应用实测。
扣子空间分为探索模式和规划模式,前者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执行任务,后者则是先帮助用户规划步骤,之后还需要用户参与其中,最后才能完成任务。
比如输入一个需求“制作上海一日游攻略”,在探索模式下,扣子空间会自动输出一个完整的旅游攻略,这种工作模式与市面上其他的Agent产品无异。
而规划模式下,用户可以规划阶段随时介入修改或者直接开始任务,这样一来,更能确保用户需求描述的准确性,提升最终答案的符合需求程度。
对比两种模式最终形成的方案来看,规划模式下生成的攻略明显更为细致、全面,不仅有经典信息、规划路线,还提供了景点周边的餐饮信息等。
可以看到,以上操作更像一个通用型的机器助手,为了解决专业型需求,扣子空间还内置了专家级Agent生态。
目前,扣子空间提供了“华泰A 股观察助手”、“用户研究专家”多个领域的专业AI 助手。
通过接入专家Agent,AI Agent 或将更专业化,而专家级Agent 或可以采用类似API 按次调用付费模式或常驻实例模式,进而推动Agent 的商业化加速。
此外,扣子空间还支持MCP,MCP 协议下,各类Agent 功能已逐步模块化,开发者可以直接接入并调用MCP。
目前,扣子空间已支持飞书多维表格、高德地图、图像工具、语音合成等多种MCP。同时,开发者还可以通过“扣子开发平台”发布自定义插件,从而实现Agent 能力的持续拓展。
据了解,扣子空间目前采用的是豆包自研的模型。早先也曾考虑优先使用 DeepSeek-R1,测试后发现它调用工具的能力不够,后来对比六款国内大模型,使用了豆包 1.5 Pro 为主的多款模型,因为豆包在指令遵循、调用工具,以及多模态处理能力上表现最好,而且推理成本很低,能支撑大规模调用。
▍卡位赛
围绕AI Agent,不管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今年各厂商的竞赛还在加速。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Agent爆发之年。Gartner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通过Al Agent完成。 银河证券预测2028年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达8520亿元(CAGR 72.7%),全球市场超5000亿美元。
千亿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AI技术演进纷纷吸引了苹果、谷歌、微软、OpenAI等全球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
在行业看来,目前围绕Agent的角逐,其实是“入口权”之争。正如浏览器曾是PC互联网入口、APP主导移动时代,Agent将成为AI时代的核心交互入口——人们不再需要进入不同的APP去下达不同的任务,而是统一对Agent下达命令,由Agent调取不同的软件及模型,完成具体的任务,满足具体的需求。
在明势资本合伙人夏令看来,AI行业的投资重点已从大模型转向AI应用和数据中心,聚焦L3级别AI Agent项目,解决未被满足需求或亟待解决的问题。投资更倾向于重塑工作流程甚至创造新组织、新范式的垂直领域AI Agent,而非2C通用型产品。
AI Agent对行业影响显著,“可以预见大部分企业会主动部署用于提升效率”,创业公司若仅在现有流程中单点提效机会有限,应寻找垂直场景中能彻底改变工作流程或创造新组织、新范式的机会。
对于字节而言,Agent的卡位赛已经到了必须出手的时候,哪怕现阶段的扣子空间还不算成熟完善,但也必须上线,早上线早使用早反馈,才能更早积累用户迭代产品,最终打造成通用 Agent 和专家Agent协作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