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 释放这些信号|聚焦
①宁德时代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②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科创板日报》4月22日讯(记者 曾乐) 2025上海车展开幕在即,各企业间“摩拳擦掌”,竞相举行新品发布活动。

其中,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其首届超级科技日,并发布了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上述新品中,涉及宁德时代双核架构(含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热管理双核等)、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即: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电电增程”技术(即:可结合车辆的行驶状态与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等。

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结束后,4月21日晚间,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接受了《科创板日报》等媒体采访,并就此次发布的多款新品及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与回答。

▍自生成负极技术对正、负极材料影响几何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业内对于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颇为关注。

“无负极的概念早就有了,锂电领域也有,但确实不好做。”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据介绍,在自生成负极技术中,宁德时代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而是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让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在同样的电池包空间内,配置更多电量,支撑起更长的续航。

此外,宁德时代自生成负极技术,可适配多种材料体系。比如,钠离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350Wh/L;磷酸盐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可达680-780Wh/L;三元体系搭配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1000Wh/L以上。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请进一步介绍下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我们发布的自生成负极电池技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技术,要解决是金属如何能够稳定应用这个核心问题,但这个技术挑战较大。从时间节点来说,我们现在从技术层面上,已解决了很多核心的技术问题。

Q:自生成负极技术摒弃了传统石墨负极材料,该技术的初期成本如何?对正极的用量是否会有变化?这项技术应用后,对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厂商是否会造成较大冲击?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自生成负极技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降本,省掉使用传统石墨负极材料的成本,这还需要一定时间去实现。就目前而言,为了实现自生成负极,我们还需要多做些额外的工作(如:使用特殊材料、特殊添加剂等),这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

至于正极用量,实际上目前没有太大的影响,它改变的只是一个负极的策略,是对整个化学体系进行的一些调整。而正极也许会需要一些额外的东西,去做得更简单,而对应的可能也需要做些更复杂的处理措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去简单地说存在很大影响。

对传统石墨负极材料厂商的影响,这需要看自生成负极技术在市场中的发展速度如何。如果发展得很快,可能冲击会相对大一些,但目前整体的影响,其实还不是特别清晰。

▍钠新动力电池拟12月量产出货

当前,钠离子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共同构成动力电池的主流品类。

在宁德时代首届超级科技日上,其发布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宁德时代钠新,涵盖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蓄电池。

其中,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而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去年12月,在宁德时代换电战略大会上,该公司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等车企官宣合作,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目前碳酸锂的价格已较为稳定,结合成本因素,为何现在推出钠离子电池新品?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在几年前锂价处于高峰位时,确实行业对于钠电的关注度较高。但当时做钠电的企业就已有很多,因此推动了如今相关供应链的成熟。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钠电的成本可实现持续下降。至于何时钠电能比锂电还便宜,这还需要技术继续向前推进,供应链持续壮大。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Q:钠新电池会率先应用到哪些车型上?宁德在整个市场推广中的商业策略如何?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从发布会上的数据来看,钠新电池自身的能量密度相对现在的铁锂而言,还是会稍微偏低一点,但它的特点是耐低温性能特别好。

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在乘用车动力电池领域,我们会优先在我们的巧克力换电体系里推广。这也意味着,与我们巧克力换电合作的所有车型都有机会搭载上我们的钠新电池。

同时,也有其他车企在跟我们单独沟通定制化的电池包,结合其自身车型。

因此,从中长期规划来看,随着钠离子电池的成熟度越高、商业化程度越快,未来是有机会取代现在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

▍电池性能定制化:从“双核”到“多核”

骁遥双核电池是结合了宁德时代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的产品。

据介绍,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大“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这种双核设计和软件的智能协同将在未来L3、L4级智驾时代为整车供能。

在4月21日举行的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接近尾声时,其董事长曾毓群登台发言并表示,“钠电体系的突破意义重大,打开了资源边界,而钠电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时代’的到来,多核技术的应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宁德时代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同时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以下为采访实录,内容有所删减:

Q:如何理解骁遥双核电池?这与宁德此前推出的麒麟、神行电池有何区别?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过去,我们的麒麟、神行电池更多是以产品和性能去布局。而双核电池实际上主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新能源下半场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谁更能把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定义出来,谁就是最终的赢家。

Q:宁德时代双核架构如何解决热管理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算法问题,以确保复杂系统的稳定性?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宁德时代在很早就已布局双核电池的热管理与BMS算法,这方面技术储备较为充分。

双核架构可以理解为是两种不同的化学体系,这也意味着它们对于热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通过它自身特点,通过类似车里独立区域控制空调的方式来进行运行。两个能量场之间,在各种工况下都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Q:双核电池价格上是否会更贵?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双核电池其实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因此可能会组合出来更贵,也可能会更便宜。

宁德时代市场部总经理罗坚:六边形里,有一个边是绝对的成本。也就是同样的成本,能买到六边形性能更好的产品。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假设我是相同的钱,一定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这一点可以这样说。

Q:骁遥双核电池本质上属于增程系列,双核、多核这种“组合拳”的推出,是希望把增程混动技术路线颠覆掉?还是怎样的想法?

宁德时代研发体系联席总裁、21C研究院院长欧阳楚英:我们认为,无论是双核,还是多核,它代表了未来的最终大方向,可解决不同场景中不同需求的问题。因此,严格意义上说,骁遥的多核电池与插混、增程不冲突,它是一个多元的动力供应。

Q:此次首届超级科技日发布的新品,相关量产上车时间如何?

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商用车首席技术官高焕:每个产品的量产时间不一样。

我们很快能看到,基于宁德双核架构推出匹配智能驾驶的动力电池;钠铁的双核电池,我们正在和车企沟通,目前处于初步梳理需求的阶段。

磷酸铁锂的双核,我们大概在明年开始与客户去沟通相应需求和达标的计划。

钠离子电池 锂电池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