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间,金溢科技2024年年报正式出炉,延续2023年的高增长态势,2024年金溢科技实现全年营收5.96亿元,同比增长16.39%;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幅59.69%。
2024年在铁精粉价格下降等不利影响下,大中矿业聚焦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实现净利润7.5亿元。铁矿方面铁精粉产量稳中有增,锂矿取得突破进展,今年将产生效益。
公司董事长牛国锋先生在4月21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耕铁矿主业,在铁精粉产量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周油坊铁矿和重新集两矿技改将加速推进。2025年也是公司的锂矿元年,四川项目副产锂矿销售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湖南锂矿从勘探到取得采矿证用时接近20个月的时间,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取得采矿证。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锂矿潜力初露锋芒
“尽管行业整体表现不佳,但对公司利润影响有限。2025年一季度已加大滞销部分消化。”公司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
2024年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62% 品位)全年均价为109.5 美元/吨,同比下降8.7%。但大中矿业通过成本控制保持了竞争力,业绩稳定。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3亿元,净利润7.51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分别为9.25亿元和2.25亿元。
面对铁矿石价格的波动,大中矿业展现出了强大的费用管理优势。从经营数据来看,铁精粉降本成效显著。2024年,铁精粉单位销售成本仅为370.62元/吨,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与此同时,铁精粉毛利率高达57.86%,显著高于行业水平。主要得益于公司采矿、选矿等主要生产环节均为自营,且智能改造和节能降耗所带来的降本效益开始凸显。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6.07亿、15.47亿元和2.78亿元。公司的铁矿业务作为稳定的“现金牛”业务,2021年上市以来业绩情况良好,年均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公司目前铁矿石备案资源量已增至6.90亿吨,采选核定产能约1480万吨,铁精粉设计产能约640万吨/年,在独立铁矿采选企业中稳居龙头地位。
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良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58.11亿元,净资产67.45亿元,同比均有所上升;资产负债率为57.34%,同比下降超2%。
此外,2025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显著降低,管理费用也同步有所下降,财务费用从7266.31万元降至6134.11万元 ,管理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09亿元降至1.00亿元。
在锂矿业务方面,公司也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来降低成本。以湖南锂矿为例,董秘林圃正在会上表示,采选连接隧道采用TBM盾构机进行掘进,三创世界记录。选矿采用高压辊磨+强磁预选+浮选工艺,可以实现原矿85%抛尾,选矿成本大幅降低。冶炼端通过酸法工艺改进提高锂回收率,锂渣、铊、铍、氟达标排放,进一步降低了碳酸锂的生产成本。
“湖南碳酸锂冶炼酸法工艺具有环保性和低成本优势,创新点在于解决设备防腐和产业化生产问题,回收率高。利润新增长点为年内四川锂矿实现副产品矿销售。”林圃正介绍称。
据悉,大中矿业目前在手锂资源包括湖南省临武县季祝山矿区与四川加达锂矿。湖南季祝山锂矿首采区通天庙矿段查明矿石量4.9亿吨,平均品位0.268%,Li₂O 矿物量131.35万吨,储量折算约324.43万吨碳酸锂当量 ,同时伴生钨、锡、铌、钽、铷等有价金属,已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储量规模。
四川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出让区块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大中矿业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编制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地质技术调查评价报告》,预测该矿氧化锂推断资源量37万吨至6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92万吨至148万吨,具备大型锂辉石矿产资源潜力。这两个锂矿项目一旦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铁矿扩产强化龙头地位 锂矿年内出效益
大中矿业在铁矿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内蒙和安徽两大矿山基地铁矿储量6.9亿吨,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采选技术经验。
为进一步巩固铁矿行业的领先地位,大中矿业规划了铁矿扩产计划。公司旗下的周油坊铁矿、重新集铁矿以及固阳合教铁矿均已逐步实施技改扩产项目。
扩产项目的落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铁精粉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铁精粉的需求,还将显著增强公司在铁矿石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为了保障扩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积极发挥勘探优势,实现铁矿增储。2024年当年公司安徽两矿实现铁矿资源增储共计1.74亿吨,增储势头明显,为后续扩产上量奠定了资源基础。
备受资产市场关注的锂矿方面,公司建设进展顺利,全产业链布局加速。
湖南季祝山锂矿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探矿方面,通天庙矿段的资源量于2024年12月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为采矿权获取及后续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选矿方面,基于备案的资源量远超预期,公司将选厂的处理能力由1200万吨/年提升至2000万吨/年,产能提升66.7%,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规模。在冶炼方面,公司组建技术团队开展锂云母提锂新工艺的研究,锂渣预计可达到一般固废1类标准,进一步深化了碳酸锂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
此外,公司首创的盾构机打通采选连接隧道,单月掘进工程多次超过千米,屡破行业世界纪录,大幅度缩短了工期。截至年报披露日已掘进7051米,完成总工程量的97.62%,为项目早日投产建立了基础。
四川加达锂矿同样进展顺利。探矿方面,公司已将勘探报告报自然资源部评审,并同步推进其他探转采的相关手续。采矿方面,完成了隧道工业场地的场平工程,并启动盾构机打通连接采选之间的隧道,截至年报披露日已掘进1472米,完成总工程量的29.44%。选矿方面,完成了扩大连选选矿试验、重选回收多金属试验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尾矿库方面,公司确定了选址并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编制。
双轮驱动引领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助推下,碳酸锂行业迎来蓬勃发展。但前期碳酸锂市场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导致产能快速扩张,市场竞争加剧,2024年碳酸锂行业经历了价格的大幅波动和行业的调整,短期内面临供过于求和价格下行的压力。
对此,公司高管表示,尽管当前碳酸锂市场低迷,价格跌破7万/吨,但公司认为锂矿是稀缺周期性品种,需求增速快,供给受压抑,未来供需错配时价格可能走高。公司资源储量大,成本低,规模大,在行业低谷时投资成本低、工艺优,有信心在行业周期中获得良好利润。
此外,锂矿项目建设对公司未来经营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项目的投产,公司将扩大市场份额,在锂矿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通过锂矿资源的开发和深加工,公司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单纯的矿产资源开采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铁矿方面,公司认为,虽然其发展受下游钢铁行业景气度影响较大,但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铁矿石的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
展望未来,大中矿业表示,2025年公司锚定增储上产的经营目标,将重点推进金日晟矿业两大矿山的扩产技改工作。同时,公司全力推动湖南季祝山锂矿的基建工作,并将重点办理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转采,2025年将实现一定规模的副产原矿销售。在资本支出规划方面,湖南季祝山锂矿建设、四川加达锂矿建设以及周油坊铁矿、重新集铁矿、固阳合教铁矿的技改扩产项目将成为资金投入的核心领域。
大中矿业在铁锂双轮驱动战略的引领下,正朝着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无论是稳定的铁矿业务,还是充满潜力的锂矿业务,都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描绘美好蓝图,在全球矿业市场的大舞台上,为大中矿业铸就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