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扩大消费成关税冲击下政策优选项 张斌、黄益平、郭凯谈促消费政策路径
①二季度经济受到关税冲击以及政府发债支出退坡影响。多位专家指出,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是扩大消费。
                ②如何扩大消费,当前排在第一位的政策是逆周期政策,比如降低政策利率以及扩大投资。
                ③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福利也能扩大消费,但要长期坚持。房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政策需要选好时机推动。

财联社4月22日讯(记者 王宏)一季度经济迎来开门红,二季度经济如何展望?业内专家表示,二季度经济受到关税冲击以及政府发债支出退坡影响。多位专家指出,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是扩大消费。

如何扩大消费,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排在第一位的政策是逆周期政策,比如降低政策利率以及扩大投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福利也能扩大消费,但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而房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政策需要选好时机推动。

扩大消费是目前政策最好选项

一季度经济迎来开门红,但专家指出,来自美国的关税冲击是二季度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最大压力。

根据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估算,特朗普的关税冲击大概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在2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概1.5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专家均认为,面对2万亿规模的关税冲击,当前最好的政策选择就是扩大消费。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看来,应对贸易摩擦,中国可选的政策选项包括,多元化出口目的地,汇率调整,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但前三者均面临不小的现实约束和制衡。

多元化出口目的地方面,郭凯认为,在当前环境下,需要特别关注贸易伙伴承受力。中国贸易顺差近2万亿,有超三分之二是对美国,如果顺差去别的经济体,需要考虑其他经济体是否有能力承受如此规模的贸易转移。汇率方面,当前通过贬值应对关税冲击弊大于利,同时还要考虑金融稳定的影响。扩大投资整体空间有限,也面临很多现实约束。

“无论什么政策,核心都需要有足够的量支撑。如果关税冲击是2万亿,针对消费的增量政策要在1万亿以上的量级,能和冲击匹配应对。”郭凯认为,扩大国内消费既是内政也是外交,使我们团结全球更多朋友圈,更好应对贸易摩擦。

“一季度发债靠前发力,二季度发债规模包括对应支出规模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关税战对政府收入也会产生影响。政府收入受到影响之后,对支出形成压力。因此二季度政府发债与支出可能弱于一季度。”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期待接下来新一轮的对冲政策。考虑对冲政策之后,可以更乐观。

建议短时间大幅降低政策利率

当前如何扩大消费,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排在第一位的是逆周期政策,比如短时间内大幅降低政策利率,扩大公共投资。此外,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福利也是可选项。

“短期内很快增加消费,见效最快的是增加收入。”张斌作了一个假设,给定消费率情况下,收入分配不变,消费倾向不变,通过充分的逆周期政策,能够一年之内让GDP增长4.7个百分点,消费能增长4.7个百分点,这是短期内扩大消费最重要的力量。

因此张斌表示,扩大消费排在第一位的是逆周期政策,主要内容是短期内大幅度降低政策利率,扩大公共投资。

“如何让收入更多,对个体来说是更加努力,但不会让全社会的钱变得更多。如何让全社会的钱变得更多,首先就是降息。”张斌表示,利率如果能够降的特别多,无论对资产估值还是信贷增长都会起到很大作用。另外,政府举债花钱,增加支出,也能增加全社会的金融资产。

张斌还表示,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政策是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福利。以直接发钱为例,他认为如果真的实现,不能一下子增加太多,需要一年一年来,才能持续发挥好政策效益。

此外,张斌指出,扩大消费还需要伺机而动的政策,比如房产税,资本利得税。但这些政策牵扯到利益分配,需要选好的时机推动。

“曾经有学者做过研究,如果给在城里打工的人一个城市居民身份,或者是社会保障的条件,即便他还没有开始享受这样的福利,其消费需求一下就能增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也建议,要把政策重点更多放在对经济发展做出非常大贡献,但没有享受到同等社会保障的人身上,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

大金融 促消费举措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