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间,金溢科技2024年年报正式出炉,延续2023年的高增长态势,2024年金溢科技实现全年营收5.96亿元,同比增长16.39%;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幅59.69%。
财联社4月21日讯(记者 王碧微)近日,共达电声(002655.SZ)的一则专利侵权诉讼案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据共达电声近日公告:日前,公司合法持有的“具有减小尺寸的微型电声换能器”发明专利权受到侵害,公司已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诉讼金额总计1.43亿元。
财联社记者多方了解到,公告中提及的被诉方“A/B公司”均隶属于苹果。就此情况,记者4月21日致电共达电声证券部时,其工作人员表示:“涉及商业秘密,相关信息我们不方便透露。”
共达电声的公告显示,被告涉嫌未经共达电声许可,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的产品侵犯了公司拥有的名称为“具有减小尺寸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的发明专利权(申请号: 200810178576.1,该发明专利所保护的产品主要用于智能穿戴、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
“我们的研发人员在分解(被告)产品的时候,发现对方使用的东西涉及到了侵权的事项。我们也是买了相关的产品进行了验证,分析之后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我们才会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前述共达电声证券部人士表示道。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具有减小尺寸的微型电声换能器”的发明专利最初由桑尼奥霍森斯公司申请,发明人为K·泽伦森、 A·泽伦森、M·K·安德森,首次公开于2009年4月;2013年3月,该发明专利权在经过了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等操作后,发明专利权授予了共达欧洲研究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共达电声招股书,共达欧洲研究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即GETTOP EUROPE R&D Aps ,为公司注册于丹麦的子公司。
目前,共达电声已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提交了案号为“(2025)沪73知民初46号”“(2025)沪73知民初47号”“(2025)沪73知民初48号”的民事起诉状。公告表示,该案件目前处于立案受理阶段,尚未进入庭审程序。
上述三个案件的诉讼金额目前总计人民币142955800元(约1.43亿元),占共达电声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1.31%。对于该诉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上述证券部人士表示:“如果这个官司打赢了,对方不提起二审或者其他,可能未来会给公司带来营业外的收入。”
截至4月21日,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官网上,仍未出现该案件的开庭公告。在问及何时开庭,前述共达电声证券部人士表示:“我们也不好确定。”
近年来,苹果不断推出MR、TWS耳机等可穿戴新品,对于共达电声与苹果目前的关系,市场猜测颇多。问及相关供货情况时,前述证券部人士仅表示:“相关的客户信息,我们不方便透露。”
事实上,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因为专利侵权原因在国内被诉。此前,苹果曾与每日互动(300766.SZ)、上海智臻、西电捷通等国内公司产生专利纠纷。
但财联社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苹果在国内的专利诉讼都具有“超长周期”的特点,如西电捷通案历经9年终结,每日互动案已耗时4年。
在此情况下,对于共达电声此案的后续进展,财联社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