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财联社记者今日多方采访,受访骑手、商家反映暂未遭遇“二选一”等强迫性规则,部分骑手已开启多平台接单模式; ②在京东迅猛攻势下,部分商家单量提升明显,外卖员转投京东“怀抱”,此前由饿了么、美团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正悄然被改写。
财联社4月21日讯(记者 吴蔚玲 沈娇娇)美团与京东之争持续升级。继今日上午,京东官微直言有竞对平台强迫骑手“二选一”后,双方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财联社记者今日多方采访获悉,受访骑手、商家反映暂未遭遇“二选一”等强迫性规则,部分骑手已开启多平台接单模式。在京东的迅猛攻势下,部分商家单量提升明显,外卖员转投京东“怀抱”,此前由饿了么、美团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正悄然被改写。
“目前暂时还没有接到美团不让上京东的消息”“今天还是所有的平台都在跑,包括京东和美团”“我们目前三个外卖平台都上了,(美团)应该管不到商家。”今日,财联社记者在长沙、上海两地多方采访商家及外卖员了解到,目前暂未受到平台“二选一”的影响,受访的大部分商家和外卖员依然全平台覆盖。
“全职的美团骑手是不能够直接接京东平台订单的,但可以接外溢的订单。”一位来自上海的美团骑手对财联社记者说,当其他平台订单太多,或者下雨天接不过来的时候,美团的全职骑手也可以在美团的平台上接到饿了么、京东等其他平台的订单。
一些骑手则会多平台接单。一位来自长沙的饿了么专送骑手告诉财联社记者,京东上了外卖之后,现在偶尔也会接京东的订单,但单量不多,“像今天,京东大概就跑了20单左右,饿了么平常能跑五六十单,周末的话可以到七八十单。”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京东与美团的这场公开交锋,或源于社交平台。上周六,美团官微发布消息称,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有言论称“美团封杀骑手去某平台跑单”“不要跑去某平台,查到就是永久封号”等,相关内容不实。
今日晚间,美团方面再度提到,全球没有任何平台有动力、有能力去约束外卖骑手的接单选择。美团从未限制骑手在饿了么上接单(单量为某平台数倍),未要求骑手不跑闪送、顺丰等其他即时配送平台,同样更没有任何理由对某平台进行任何限制。
京东方面则表示,将保障骑手权益,对于被竞对平台封杀的骑手,京东保证给与足够单量,确保收入不降;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同时对优先对骑手的对象安排工作,并承诺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大战”,折射出外卖行业的激烈竞争。在京东百亿补贴、给骑手五险一金等轮番攻势下,此前以美团、饿了么为主导的外卖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松动。
“京东平台的外卖单量,从之前的每天二三十单,现在已经提升到每天100多单了,反而美团平台现在一天只有20多单了。”上海一家库迪咖啡门店的店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京东官微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京东外卖上线40天,日订单量已突破100万,“0佣金”政策下,平台上大量商家月销订单量突破2000单。
京东平台单量猛增的背后,是百亿补贴下客单价下降。前述库迪咖啡店员告诉财联社记者,例如一杯9.9元的拿铁,在美团上是原价,京东上因为有补贴,实际售价只要5.9元,对消费者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京东外卖开通后,我们门店的日销量从三四百杯提升到了五六百杯,但因为有平台补贴,所以我们在京东和其他平台赚到的钱是一样多的。”
与此同时,有商家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京东的抽成也会更低,“京东的平台对商家还是很友好的,目前平台抽点不到百分之十,其他平台的抽点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
另一方面,京东平台对骑手的友好政策正在吸引骑手“倒戈”。来自美团全职、饿了么专送、众包等不同渠道的多位外卖员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比来看,京东外卖的派送单价较其他平台高1~2元。此外,在五险一金政策的吸引下,前述饿了么专送骑手已经开始申请京东的专职外卖。
在京东的迅猛攻势下,美团和饿了么也开始“反击”。如饿了么推出“骑手权益月恳谈会”,公开外卖调度算法的原理和机制,促进平台与骑手之间的良性互动;美团官微今年以来,公布了多份关于保障骑手、商家公平权益的数据,包括打击骑手外挂软件等。
在京东看来,外卖市场并非“你死我活”。京东集团CEO许冉在本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外卖行业是一个宽广的赛道,第一它的市场规模很大,第二增长依然还很快,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1.6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96万亿元,其中下沉市场将成为重要增量来源。艾媒咨询指出,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未来增长动力将更多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乡镇地区。
(财联社实习记者曾家奕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