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近期高发,无疫苗可预防!广东报告猩红热发病1542例
Play
语音播报
00:00
/
00:00
00:00
近期广东、湖南等地猩红热发病病例有所增加,在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猩红热并科学进行预防受到较高关注。

财联社4月20日讯,近期广东、湖南等地猩红热发病病例有所增加,在尚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猩红热并科学进行预防受到较高关注。

4月14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其中,3月广东省报告猩红热发病数为1542例,较2月增长641例。

4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胡燕表示,近期该院儿科门急诊接诊的猩红热患儿数量有所增加,“今年南方春天比较干燥,有利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

4月18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提醒,近十年来,猩红热的发病数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上升趋势,按照广州市往年流行特点,广州市在4-6月份会出现猩红热季节性流行高峰。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us,GA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为高发季节。人群对猩红热普遍易感,以3-9岁儿童高发。成年人一般不易发病,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合并病毒感染者、孕产妇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患病风险高。

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行为即可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传播。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以轻易将A族链球菌杀死。一旦确诊为猩红热,需要遵医嘱规范用药,一般预后良好。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也可减少心肌炎、肺炎、脑膜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感染猩红热后通常会出现哪些症状?

广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感染猩红热后会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39℃左右,可伴头痛、全身不适。

2.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渗出液。

3.皮疹。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发疹,从耳后、颈部,然后迅速蔓及躯干和四肢;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均匀分布,压之褪色,伴有痒感,消退后皮肤会脱屑。

4.舌苔变化。‍‍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红肿的乳头凸出于白苔之外,称为“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乳头仍凸起,称“杨梅舌”。

猩红热的典型临床表现 “猩红热样”皮疹 和“草莓”舌 (图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尚无有效疫苗 猩红热应如何预防?

猩红热目前无疫苗可预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原传播,可采用以下方法:

1.咳嗽、打喷嚏后以及准备食物或进食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按规范流程洗手,也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3.进入人多密集场所、封闭或空气流通差的空间时,应科学佩戴口罩;

4.家庭居室内注意空气流通;

5.避免与患者共用杯子、餐具等个人物品;

6.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医药商业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