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2024年扭亏为盈 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近70% 甘化科工呈厚积薄发之势
①甘化科工2024年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加22.58%,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2051.46万元。
                ②全资子公司升华电源贡献主要业绩,营收2.56亿元,净利润3759万元,产品全系列百分百国产化。

甘化科工(000576.SZ)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司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和利润取得如此亮眼成绩,实属难得。

仔细阅读公司年报发现,业绩出现反转并非意外。2023年甘化科工面临行业诸多不利变化大幅消化了前期收购形成的商誉,直接导致当年业绩亏损。但仔细阅读2023年年报发现,其主要业务子公司当年盈利水平并不差。另外,近几年公司持续保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战略定力显著,是公司保持业绩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回顾公司近年来的转型之路,重注特种电源及特种材料行业后已呈厚积薄发之势。在行业发展整体趋势向上中的甘化科工,未来业务增长空间尤为可期。

业绩扭亏为盈 升华电源扛起业绩大旗

18日晚间,甘化科工发布2024年财报,公司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加22.58%;当期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2051.4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甘化科工的全资子公司升华电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贡献者。2024年实现营收2.56亿元,净利润3759万元。

目前,甘化科工主营业务为电源及相关产品、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承担军品业务的子公司分别为升华电源、沈阳含能和沈阳非晶。

升华电源有模块电源系统和定制电源系统两大类产品,主要服务于机载、舰载、弹载等多种武器平台,主要客户涵盖国内知名军工企业、军工科研院所、军工厂等,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位。

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特种电源供应商,拥有10余年的深厚技术基础沉淀,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国内多家军工企业、军工科研院所、军工厂等优质客户,产品配套国内主战型号装备;公司电源产品已实现全系列百分百国产化。

同时,随着国家对装备“自主可控”要求提升,全国产化产品需求强烈,升华电源也积极布局全国产化电源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电源产品,其中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模块电源、定制电源产品深受客户认可。

此外,公司两大控股子公司2024年业务发展均势头良好。其中,沈阳含能有序推进优化工艺配比,提质增效多项措施,总体经营状况良好,已经成为了钨合金破片领域头部企业;民品市场开拓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营收实现从0到千万元的巨大跨越。沈阳含能2024年实现营收1.27亿元;净利润2105万元,同比增幅约三成。

沈阳非晶积极推进科研项目产业化落地,与总体单位合作在某项目竞标比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已经做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1月,甘化科工率升华电源、沈阳含能、参股企业惠风联合共同亮相第十五届珠海航展,所展示的高压产品、100%穿透式国产化电源、各类钨合金破片、小型双模导引头等代表性产品充分体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国防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

目前,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地面等行业领域,在机载高压平台上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已参与到某些国家重点型号项目中。

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近70% 未来呈厚积薄发之势

在研发投入上,甘化科工一直在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有序加大投入力度。

具体来看,2018年的研发费用为403万元;经过六年到2024年已逼近1亿元,占公司当期营收比例高达24%,期间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近70%。

与之呼应的是,公司涉及的军品业务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所拥有的技术成果及技术人才是其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公司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技术研发团队,具备良好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是未来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从人员构成上来看,2024年,公司研发人员为180人,在公司总人数中占比41.28%。

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来看,目前中国电源行业已形成了高度市场化的状态,生产电源的厂商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且企业规模差别较大。形成了高端厂家较少,中端厂家有一定数量,低端厂家较多的金字塔型竞争格局。

在这种竞争格局中,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是高端厂家与中低端厂家的核心区别。

在发展战略上,公司以持续并购、产业基金投资为主要手段,深入挖掘产业整合机会,完善军工产业布局,实施外延式扩张。

事实上,自2018年转型发展军工产业后,也证明了公司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其战略指引。

近年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我国国防投入不断增加。2022年-2025年国防支出预算分别为1.47 万亿元、1.58 万亿、1.69 万亿元、1.81万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7.1%、7.2%、7.2%、7.2%;国防支出预算总量保持稳定上升态势,但我国的国防支出占同期 GDP、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国民人均国防费、军人人均国防费等仍处于较低位水平。

随着军工电子信息化的博弈愈发激烈,电源产品在军用信息化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国防预算增长,军用电源市场也将稳定增长。

回顾甘化科工近年来的转型之路,重注特种电源行业后,已呈厚积薄发之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装备需求量增长,模块电源的使用场景增加,以及国产化替代的推进,军工特种电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尤为可期。

公司经营透视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