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公募中,仅富国和汇添富规模较去年底有所增长,其余规模均出现下滑。 ②施罗德、苏新、安联、易米的非货规模排名均向前进逾10名,财通、贝莱德、国海证券、华润元大向后退逾10名。 ③中欧是一季度非货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增量超380亿元。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周晓雅)随着最后2只公募产品的基金经理卸任,曾经的“华夏ETF一哥”已无在管公募产品。
4月19日,华夏基金公告称,因个人原因,张弘弢卸任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4月17日。这也是继去年11月后,他再次卸任产品,自此,张弘弢已无在管公募产品。
不过,由于目前他仍是公司的投资经理,且华夏基金最新更新公告内容中仍提到他在公司的总经理助理等任职,因此,市场传闻关注的是否会从华夏基金离职尚未可知。
整体来看,公募行业年内迎来基金经理的频密变动。在基金经理离任方面,全行业已有超百位基金经理离任,中欧基金曹名长、招商基金马龙、华商基金周海栋、建信基金周智硕等知名基金经理年内均出现离任在管全部公募产品基金经理的情况。
仍是公司投资经理
由于前述2只产品此前已是2位基金经理合管的形式,因此,张弘弢卸任后,华夏中证红利质量ETF及其联接基金均由杨斯琪独自管理,暂未出现增聘基金经理。
值得留意的是,不同于此前卸任产品是按规定在中基协办理变更手续,张弘弢这次卸任产品时已经按规定在中基协办理了注销手续。中基协官网已无法在基金经理人员信息中查到张弘弢的相关内容。
不过,截至去年底,张弘弢还有2只在管私募资管计划,合计规模为3925.39万元。目前,中基协官网投资经理人员信息查询仍显示他的信息。
这意味着,虽然张弘弢已不担任公募基金经理,但或仍管理私募资管计划。另外,他的基金从业资格证书目前显示为正常。
同样在4月19日更新的华夏基金旗下多只产品招募说明书显示,张弘弢仍是华夏基金总助,投资经理,且是公司量化投决会主任。因此,所有公募产品卸任后,张弘弢是否从华夏基金正式离职仍待继续跟踪。
“华夏ETF一哥”之路
随着此次卸任,张弘弢逾15年的公募基金经理任职生涯也暂告一段落。早在2000年4月,他即加入华夏基金,从2009年起开始管理他的首只公募产品——华夏沪深300指数,当时他已历任研究发展部总经理、金融工程部副总经理。
自2012年以来,他陆续增加在管公募产品,管理的产品包括了QDII被动指数型股票、偏债混合型、混合债券型二级、增强指数型、灵活配置型等多种不同类型。
在被动指数型领域,除了前述的华夏沪深300指数(现为华夏沪深300联接),华夏上证50ETF、华夏科创50ETF等华夏基金旗下的“巨无霸”ETF也曾由他担任基金经理。
而2020年四季度市场火热下,公募行业诞生首批三位在管产品(不含货币式基金)千亿基金经理,张弘弢成为其中之一。
后来,乘着指数化投资的东风,作为ETF大厂的华夏基金ETF管理规模水涨船高,而管理着多只巨无霸产品的张弘弢也被称为公司旗下的“ETF一哥”,他在管的产品规模,曾多个季度位于非货公募基金经理的首位。
定期报告数据显示,在去年三季度末,张弘弢的管理规模高达4561.44亿元,位列市场第十,彼时剔除货币基金经理,仅次于柳军,后者是境内规模最大非货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基金经理。
但到了去年11月,张弘弢卸任了在管的7只公募产品,前述的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也在其中,这也是至今华夏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2只非货ETF。这也使得张弘弢由彼时的4561.44亿元高位,骤减至8.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