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公募中,仅富国和汇添富规模较去年底有所增长,其余规模均出现下滑。 ②施罗德、苏新、安联、易米的非货规模排名均向前进逾10名,财通、贝莱德、国海证券、华润元大向后退逾10名。 ③中欧是一季度非货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增量超380亿元。
财联社4月19日讯(记者 闫军)沪指止步“8连涨”,4月18日,沪指缩量收跌0.11%,从板块来看,红利当头,银行股维持强势,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下午开始宽基ETF再次明显放量,沪深300指数、中证A500指数等直线拉升,沪指一度翻红。
截至4月18日收盘,包括沪深300ETF、上证50ETF以及中证A500ETF在内,多达14只宽基ETF成交额超过10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尾盘从20多亿成交额迅速增加至53.27亿元,4只沪深300ETF成交额合计突破146亿元。
从成交量来看,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914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48亿,创年内地量。在市场人士看来,这并不意外,一方面近几天市场确有缩量趋势,另一方面,港股因假期不开盘,受北向资金无交易的影响。
监管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以来,沪指走出8连阳,尽管当前在一季报的时间窗口上,市场做多动力稍有不足,但是沪深300等宽基ETF多次在尾盘拉动大盘,向市场释放出了坚定的护盘信号,并且在3200点以上就出手,稳市的更为积极主动。
连续多天尾盘放量,4只沪深300ETF本轮净流入1314亿元
沪深300ETF在尾盘后来居上,成交额继续霸屏。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半个小时之内,成交额从20多亿元翻倍至53.27亿元,华夏沪深300ETF以46.74亿元紧随其后。
此外,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达35.39亿元,加上全天放量的多只中证A500ETF、科创50ETF、中证1000ETF等产品,14只宽基ETF单日成交额超10亿元。
从买入托举市场的手法来看,市场人士猜测,尾盘拉升多为护盘资金,而从资金净流向上来看,大资金持续涌入沪深300等宽基ETF,护盘意味更为明显。
Wind数据显示,近两个交易日来看,4月16日,股票ETF净流入310.8亿元,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为沪深300(净流入190.4亿元)、上证50(净流入39.1亿元)、中证1000(净流入26.9亿元)、中证500(净流入26.9亿元),4只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达191亿元。
4月17日,全市场资金净流入49.9亿元,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近40亿元,上证50ETF、中证1000ETF和中证500ETF净流入居前。
拉长时间线来看,自4月7日市场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大跌以来,国家队等多路资金高调入市,截至4月18日,短短10个交易日,股票ETF净流入资金突破2150亿元。
4只巨无霸沪深300ETF合计净流入达到1313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在9个交易日内净流入433.37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和易方达沪深300ETF分别净流入355.67亿元、322.92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同期净流入201.6亿元。也就是在本周,沪深300ETF合计规模突破了万亿级别。
买盘的力量不仅来自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险资、银行理财,散户力量同样不容小觑。根据财联社近期报道显示,以小单(挂单额小于4万)衡量的A股散户资金净流入规模重回高位。4月7日至11日一周净流入2285.8亿元,较前值增加1191.6亿元,处于过去五年97%分位。在机构看来,散户借助ETF入市,跟随国家队抄底的趋势同样明显。
公募主动发力,中证A500ETF交投活跃
在本轮国家队的入场中,中证A500ETF稍显冷清,不论是从成交额还是资金净流入,暂时没有国家队等大资金入场的迹象。不过,这并不影响基金公司的持营。
“当前A500ETF规模相对较小,流动性不如沪深300ETF等原因之下,并没有成为此轮大资金入市的选择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A500ETF的看好。”华南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公司把重点持营品种放在了A500ETF,依然是要抢占龙头地位,在全市场30多只中证A500ETF中博杀出来并不容易。
也有基金公司表示,看到沪深300ETF的巨量流入后,各家掀起一轮新的持营潮,最近几个交易日,可以明显感觉到多只A500ETF交投活跃。
以4月18日为例,在尾盘沪深300ETF、上证50ETF等发力之前,全市场成交额最大的看点在中证A500ETF,包括南方中证A500ETF、华夏中证A500ETF、嘉实中证A500ETF以及广发中证A500ETF全天成交额居前,并且差距不大,在下午2点左右就均超过了20亿元,直到尾盘沪深300ET发力,才被后者超过。不过在当日成交额排名前20中,A500ETF占据了10只。
银行还能涨多久?机构称:或为新一轮上涨节奏的开启
来看一下涨幅居前的行业,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主题行情继续演绎。
4月18日,银行板块再度走强,工、农、中、建四大行盘中均再创历史新高。多只银行ETF实现了日线“9连阳”,以华宝银行ETF为例,场内收盘价格同步刷新历史新高。
银行的上涨大行情自2023年底开启,已经延续了近两年,四大行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也让投资者困惑,银行还能涨多久?
对此,华宝银行ETF基金经理胡洁认为,或为新一轮上涨的开启,当期看好银行板块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银行行业的基本面相对稳健,同时具备股息率高而稳定,估值较低的特征。
当前银行板块的股息率为6.1%左右,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同时,目前银行板块的PE水平为6.1倍,PB为0.54倍左右,均是各个板块中最低的。而近1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银行板块的PE分位数为35%左右,PB分位数为26%左右,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银行板块的安全边际和性价比较好。
其次,当前经济环境下的政策预期。从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来看,稳增长导向不变,财政政策延续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货币政策层面更加关注存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防范化解风险力度不减,总体利好银行经营环境优化,对基本面形成支撑。
第三,消息面刺激。近期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同步发布定向增发A股股票预案,计划募资总额5200亿元。定增价低于每股净资产,但相对于股价均有一定幅度的溢价。胡洁进一步指出,国有大行定向增资方均为国资,体现国家队对银行未来经营业绩和转型发展的信心,释放金融体系稳定信号,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银行潜在风险的疑虑,提升风险偏好,对股价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