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非货管理规模前十公募中,仅富国和汇添富规模较去年底有所增长,其余规模均出现下滑。 ②施罗德、苏新、安联、易米的非货规模排名均向前进逾10名,财通、贝莱德、国海证券、华润元大向后退逾10名。 ③中欧是一季度非货规模增长最多的公司,增量超380亿元。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 闫军)基金经理的流动愈发常态化。
4月17日,工银瑞信基金连发公告,FOF基金经理蒋华安离任了其在管的9只产品。
蒋华安管理公募超过6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之前,先后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审计员,在社保基金理事会资产配置处担任副处长。
2017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后,蒋华安次年10月起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新发的工银养老2035(FOF),这也是工银瑞信首只FOF基金。在全部卸任前,蒋华安管理规模为21.39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为41.08%。离任前,蒋华安为工银瑞信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
基金经理离任成为今年公募行业的热词,据Wind数据,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109位基金经理离任,远超去年同期的82人。
基金业人员流动是行业发展必然结果。基金经理的离职,既受到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与从业压力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高频离职的同时,公募行业依然吸引着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先增聘,再一键全部卸任
4月17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了9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蒋华安因个人原因,同日卸任了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FOF)、工银养老2040、工银养老2035、工银睿智进取FOF、工银平衡养老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工银安裕积极一年持有混合(FOF)、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工银养老2045和工银稳健养老等9只FOF基金。
根据工银瑞信基金公告,蒋华安后续将不再转任工银瑞信基金其他工作岗位,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这基本上意味着蒋华安即将离任工银瑞信基金。
蒋华安的离任已有迹象,在4月3日、11日,他管理的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FOF)、工银安裕积极一年持有(FOF)、工银睿智进取股票(FOF-LOF)、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FOF)、工银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FOF)、工银平衡养老三年持有(FOF)等多只产品进行了增聘,分别增聘了赵志源、陈涵和周崟等为共管基金经理。
此次基金经理变更后,徐心远接手了工银养老2035、工银养老2040和工银养老2045等3只养老FOF,以及与赵志源共管工银价值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
徐心远比蒋华安早一年,即2016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任专户投资部量化研究员。2017年加入公司FOF投资部,有丰富的基金研究及资产配置经验。投资风格充分分散化,产品持仓多源化收益来源,通过权益、QDII、商品等三个维度的操作,实现组合的充分分散,并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匹配不同资产类别,行业、风格、策略配置并重,随着市场变化动态调整持仓,有效降低组合波动。
周崟同样接手了4只产品,分别为工银安悦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FOF)、工银睿智进取FOF、工银平衡养老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和工银稳健养老,此外,陈涵管理工银安裕积极一年持有混合(FOF)。
周崟则是产业出身,曾任特灵空调亚洲研发及采购中心助理工程师,北京莱博智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师等;2014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FOF投资部基金经理。在风格上,周崟注重风险控制,做多资产风险对冲,捕捉多类型收益来源。通过调整组合整体风格在价值、成长、均衡等方向的配置以及偏重,并在在重要时点的操作,通过适度承担市场的波动风险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以提前增聘、共管模式减少基金经理离任对产品、渠道产生冲击是当下基金的普遍做法,此外,在整个投研体系上,越来越多的公司也意识到平台化运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大型平台而言,工银瑞信基金表示,通过 “长效培养”机制实现了老中青三代投研人员“传帮带”实力传承,接近200人的投研人员,共同构成了工银瑞信基金强大的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其中工银瑞信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比超70%。
高频流动,年内超百名基金经理卸任、百名增聘
当下的基金经理行业正在经历着高频人员流动。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109位基金经理离任,远超去年同期的82人。知名基金经理方面,宏利基金王鹏、华夏基金周克平、华商基金周海栋、中欧基金曹名长、招商基金马龙相继正式卸任全部在管基金产品。
在业内看来,基金经理的离职,既受到市场波动、行业降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与基金经理从业压力等主观原因息息相关。今年以来,也有不少业绩不温不火,甚至排名居后的基金经理离开了这个行业。
“人员流动不仅是行业发展必然结果,对行业健康发展也能起到良性促进。”某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基金行业、投资者正在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基金经理这个行业,当明星基金经理热潮之下,公司向投研一体化、平台化转型,基金经理个人正在退去光环,基金经理也是一份正常的工作,需要公司投研平台的建设、依靠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持有人的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队伍也在持续扩容,今年同期增聘已达183名。这表明尽管基金经理高频离职,但公募基金行业依然吸引着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