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字节跳动Agent 产品扣子空间正式开启内测,这是一个通用+专家型助手工具,主打办公场景; ②围绕AI Agent,不管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今年各厂商的竞赛还在加速。
《科创板日报》4月17日讯(记者 黄心怡)金山办公CEO章庆元近日接受《科创板日报》专访,对AI技术的发展趋势发表了他的观点。他将AIGC比作"文科生",而将AI Agent比作"理科生",强调后者通过利用AI的代码生成能力,将对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2025年将是中国AI应用的元年,"章庆元预测道,"从今年开始,未来几年将迎来重大变革。目前全球资本正大规模涌入Agent领域,预计明后年必将取得巨大进展。"
近一个月来,从OpenAI、微软、谷歌到阿里、腾讯、蚂蚁等先后宣布接入MCP(模型上下文协议)。章庆元认为,未来软件都会通过类似于MCP这样的协议来接入。“大模型如同大脑,软件、硬件设备通过MCP标准接入大模型,就能给大模型提供手和脚。”
他进一步断言:"未来类似的标准协议会越来越多,大模型的应用边界将持续拓展,这只是时间问题。"
在AI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软件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而AI办公助理的理念最早由微软引爆。2023年9月,微软推出了旗舰AI产品Copilot,并称其将彻底改变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方式。
而金山办公的AI布局则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挖掘私域知识的价值,二是Agent智能体。
当前通用AIGC依赖公开网络数据,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业内分析认为“AI正在疯狂污染中文互联网”。 对此,章庆元认为,利用好企业和个人积累的、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准确性的私域数据,来产生内容,是破解之道。据悉,金山办公已经面向B端推出基于私域知识的知识库产品,C端也将逐步测试放量。
在智能体方面,当前办公软件功能繁多且操作较为复杂,如何利用智能体降低软件使用的门槛,是金山办公的探索方向。
“举个例子,用户可能只需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把这几行的行距调大一些’,而不是去学习‘网格对齐’这类抽象的专业术语,”章庆元说,“也不用学习‘数据透视表’这样复杂的功能,用户可能只要说‘想对南方区的销售数据做多维度查询和分析’,Agent就能自动生成结果。”
在章庆元的想象里,未来的办公软件将越来越简单,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办公助理来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今天要准备一份演讲报告,就回家洗个澡、泡一壶茶坐在那里,打开WPS手机版跟它对话,让AI直接生成一篇文章。而且这个办公助理对你的喜好很了解,知道你喜欢什么PPT风格,更喜欢排比句、还是短小精干的内容,还能够访问和整合各种数据。我觉得未来很多软件都会变成这个样子。”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AI智能体的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即便是微软Copilot这样的标杆产品,其市场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
章庆元分析,这需要技术层面再进一步突破,特别是在提升通用场景下的准确率和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
“越聪明的模型产生的幻觉越多,越笨的模型反而越可控。而普通用户是难以判断大模型提供的内容是对还是错,往往默认AI生成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金山办公正在尝试一些减少AI“幻觉”危害的场景,比如优先面向部分用户推出辅助功能。“这些用户本身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当AI生成脚本、数据分析等内容后,可以让用户进行确认。”
AI技术长期存在商业化落地难、回报周期长等行业特性。当前,不管是大厂还是初创公司仍在艰难探索AI的商业化落地。章庆元表示,考虑到昂贵的AI推理成本,未来AI必然要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不管是广告模式还是会员模式。“金山办公的策略是与行业对齐,把AI服务进行分级。比如简单的服务就免费,而比较高级的AI功能,可能会继续保持收费。”
目前,金山办公接入了DeepSeek、MiniMax、智谱AI、文心一言、通义、商汤等多个主流大模型。章庆元再次强调不会自研基础大模型,只做模型的应用。“我们自认不是模型厂商,而是应用厂商,但会自研一些小模型,用于垂直的应用场景。”
这也是早在2023年百模大战之时,金山办公就定下的策略。 章庆元认为,如今看来是正确的。“基础大模型的研发投入巨大,买卡抢人都要花很多钱。但技术终将走向平权。今年DeepSeek一出现,很多事情就已经发生变化。而我们作为应用方,可以灵活选择最优模型。”
值得关注的是,金山办公正考虑将国产大模型应用于海外市场。“过去两年,国内大模型与海外仍有差距。但现在,随着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发展,其性能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且在成本和开放性上更具优势。”章庆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