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今年以来债市持续震荡,但债券ETF规模逆势增长,近日创下历史新高; ②债市震荡下,投资者需要把握交易性机会,债券ETF费率低且灵活性更强,因而受到市场青睐; ③展望未来,随着债市交易性机会的增多和债券ETF品类的丰富化,债券ETF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
财联社4月17日讯(记者 吴雨其)近日,由财联社、鹏华基金联合多家证券公司共同主办的“智启未来·云端互联——AI赋能下的ETF生态新机遇”会议,在杭州湘湖湖畔圆满落幕。
会议汇聚了来自券商、基金公司等行业的实操者,会议汇聚了国泰海通、广发证券、中信建投、同花顺、鹏华基金等数十家机构的专家,围绕AI技术与ETF生态的深度融合展开探讨。
本次会议揭示了AI与ETF生态融合的三大方向:一是技术驱动效率革命,强调的AI在指数优化、内容生成中的应用;二是投顾服务重塑信任;三是运营场景全链路渗透。与会嘉宾共识明确——唯有将AI深度嵌入“投研-营销-服务”链条,方能在这场财富管理的智能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曲东荣:广发证券的智能化运营三级跳
广发证券数字平台部总经理曲东荣在发言中重点探讨了ETF市场近年来的变革与智能化运营的实践路径。他指出,随着投资者从主动管理基金转向被动型ETF的趋势日益显著,证券公司的运营模式正经历深刻转型。广发证券作为行业代表,从线上化、数字化逐步迈向智能化,探索利用AI技术应对海量客户需求。
曲东荣强调,人工智能在ETF运营上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客服务上的降本增效,并通过数据分析和动态提醒帮助投资者理性决策。例如,广发证券通过智能问答系统实时连接客户与投顾,利用AI等技术实现对话场景解析、精准知识匹配、智能内容生成,为客户高效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传统模式响应慢、专业门槛高的问题。
面对未来,曲东荣认为AI与ETF的深度融合将是大势所趋,尤其在精细化运营和个性化服务领域潜力巨大。广发证券正探索构建以AI为底座的智能体系,覆盖客户从认知到交易的全链条。他同时也指出,随着AI的全面渗透,券商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要坚守客户利益为核心的长期服务理念,“润物细无声”。
吴雪伟:以客户为中心的ETF买方投顾服务服务体系探索
中金财富产品与解决方案部落ETF负责人吴雪伟以“ETF50”投顾体系为例,展示如何通过“研选池-主理人-工具链”闭环提升客户体验:依托公司专业研究力量,从全市场1000余只ETF中筛选研选池标的,再由ETF50主理人根据客户需求构建多风格的策略组合,覆盖宽基、行业、跨境、商品等不同资产类别,引导客户通过长期、定投、配置的方式配置ETF资产。
吴雪伟表示,“指数投资领域也要相信专业的力量”——如中金财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融合研究、产品、投顾多方专业力量,搭配智能交易工具,通过专业、有温度的投顾服务,为零售客户提供ETF配置建议,不断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吴雪伟认为,ETF资产配置的过程也是我们与客户共同提升投资认知的过程,投资纪律的优化与投资标的的选择同样重要。为此,中金推出“ETF50”投顾品牌,通过分布式业务模式,精选50余名总分投顾,以客户为中心,陪伴在客户身边,为5万余名签约客户提供多场景、多策略、多模式的ETF配置服务。
王婧:智能化运营助力ETF业务效率提升
在AI时代,证券行业的客户服务,如何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据中信建投证券零售客群发展中心互联网金融团队用户运营负责人王婧介绍,中信建投正通过构建智能化客户运营体系,开创"数据驱动+智能赋能"的新型服务模式,依托智能算法全链路提升服务效能。
目前,零售客群发展中心已建立涵盖客户偏好、投资能力、价值特征等多维度的智能客户画像及标签系统。在ETF业务服务中,该系统可以动态追踪客户行为特征,智能识别如"持有股票但未配置ETF""近期搜索贵金属关键词"等关键商机,为分支机构提供精准服务指引。
值得关注的是,在内容服务环节,该中心与财联社合作的AI赋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市场超80%ETF品种缺乏即时内容覆盖的行业痛点,项目组创新采用"智能创作+精准触达"双引擎模式。通过AI技术实现分钟级市场资讯产出,配合人工策略优化与智能分发系统,使重点产品内容阅读率提升36%,带动客户自选添加率和交易转化率分别增长124%、143%。
"当前模型已具备动态适应市场波动的能力,可根据行情变化实时调整推荐策略。"王婧表示,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三大升级:一是构建全自动内容生产矩阵,实现从资讯生成到智能审核的全流程自动化;二是深化客户画像体系,建立更精准的"千人千面"匹配模型;三是完善智能触达系统,通过机器学习持续优化推送时点与渠道组合。
据悉,该智能客户画像及标签体系已被纳入中信建投证券数字化战略重点项目,其核心的客户画像及标签系统正逐步向全业务场景延伸。通过将传统经验驱动模式转型升级为数据智能驱动模式,中信建投证券正在为财富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别华荣:鹏华ETF策略体系,破解A股高波动困局
在鹏华基金的分享环节,鹏华基金基金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别华荣,从用户投资困境出发,直指投顾服务的核心——以科学的资产配置能力解决投资困境,为投资者提供“看得懂、愿意投、能满意”的策略。AI不是替代者,而是行业的加速器。以技术为纽带,鹏华投顾团队,打通资产端、产品端与客户端的数据壁垒,实现从产品供给到需求匹配的跃迁。
从具体解决方案来看,别华荣总提出:从大类资产配置视角来看,A股长期年化回报约10%,和成熟市场接近,但年化波动率约25%,高于成熟市场,投资者体验不佳。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如“20%固收+80%权益”组合与再平衡机制,可以提升投资者收益,同时显著降低波动率降低。鹏华推出5%-95%风险仓位的全谱系ETF策略,涵盖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ETF,并设计“哑铃型策略”平衡大小盘与红利/成长风格。
针对行业轮动,别华荣提出“核心资产优选”与“行业景气轮动”双路径。前者聚焦消费、医药、科技等赛道,长期投资收益丰厚;后者通过量化模型捕捉基本面超预期行业,实现超额收益。他举例称,一季度推荐的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ETF组合在市场热点中表现突出,并强调配对交易工具在科创50与科创100价差套利中的实战价值。
此外,别华荣重点介绍了“AI超级信号”: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析K线图形与市场情绪,动态生成交易信号。测试显示,该信号在科创50ETF上的择时准确率较传统指标显著提升。
他总结,AI的价值在于“让复杂策略普惠化”:客户通过跟随信号调仓,可实现低波动下的稳定收益。
何军:AI驱动ETF规模爆发与生态重构
财联社副总编辑何军以数据开篇:截至2024年底,国内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全球ETF总规模超10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领跑全球。
他指出,在这个重构财富管理格局的时代,新的动能、机遇和挑战正在汇聚,ETF营销和服务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中也已越发重要,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ETF的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服务提供了全新可能。无论是通过机器学习优化指数编制逻辑,还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市场情绪信号;无论是基于大数据构建动态风险管理模型,还是借助算法交易提升流动性管理效率——AI正在打破传统ETF业务的边界,催生出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何军强调,AI与ETF的结合正从“工具辅助”转向“生态重构”,未来竞争的核心在于“谁能在智能投研、精准营销、风险管理等场景中率先实现技术闭环”。
张福顺:AI重构ETF营销新范式
财联社机构部张福顺分享了AI在营销端的突破性应用,在平台ETF营销这一垂直领域,主要集中三个方向点在:线上营销,驱动“千人千面”智能交互;持营运营:重构“策略+服务”闭环;协同创新:大模型打通“营销-运营-产品”链路,通过AI模型重构ETF营销新范式。
从大模型能力赋能具体业务方向上,张福顺分享了三个点:生成能力、交互能力、决策能力。
在AI生成能力上:从“人工熬夜”到“AI秒产,通过构建知识库与动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工具渗透,生成式工作流,AI深度融入物料生成、营销输出。
在AI交互能力上:通过采集多维事件因子,有效模型沉淀,组件模型结果输出,首次提出“量化运营”的运营新标准,将碎片化的信信息流转化为可执行的认知资产。
在AI决策能力上:从“静态规则”到“动态博弈”,从营销决策、运营决策通过结合行情走势、资金流向图、舆情热词及用户数据等,进行多模态分析,预判用户投资心理等,通过模型构建动态用户画像。从用户行为分析到策略生成全链路自动化。实现数据反哺,减少人工干预。全程实现分钟级运营和运营可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