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
德国重启内存芯片制造 | 每日全球科技要闻
2025-04-17 星期四
原创
①德国半导体公司Neumonda与FMC在德累斯顿启动FeRAM产线,重启本土内存生产进程。
②美国Southern Nuclear在佐治亚州Vogtle 2号机组启动ADOPT核燃料的辐照测试,这是美首次测试浓缩度超过5%的商用核燃料。
科技前沿资讯
关注

▌德国重启内存制造,DRAMPlus技术助推非易失性存储升级

德国半导体公司Neumonda与FMC在德累斯顿启动FeRAM产线,重启本土内存生产进程。合作核心技术DRAMPlus采用氧化铪作为铁电材料,可兼容亚10nm工艺,显著提升容量至GB级,并保持数据非易失性。这是自2009年英飞凌DRAM工厂关闭以来欧洲首次推动内存国产化,对新型存储器自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首次测试高浓度商用核燃料,推动反应堆升级与运行效率提升

Southern Nuclear在佐治亚州Vogtle 2号机组启动ADOPT核燃料的辐照测试,标志美首次测试浓缩度超过5%的商用核燃料。新燃料可将运行周期由18个月延长至24个月,减少维护停堆次数,提升能效。该燃料掺杂铬和氧化铝,可提高导热性并降低燃料失效风险。

▌美国科学家开发首款可用光训练非线性神经网络的芯片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开发的光可编程芯片通过双光束结构控制材料反应,实现可调非线性计算。精度达97%以上,可在AI标准任务中高效执行分类。该芯片以响应光的特殊半导体为基础,可作为未来全光AI计算平台的重要原型,对低能耗AI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科学家氧化锂升华研究或重塑电池材料制造路径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研究发现,氧化锂在常压下升华可快速与富镍前驱体反应形成单晶材料。该过程简化了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路径,降低时间与能耗,但成本尚存挑战。此技术有望加快富镍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制造并延长使用寿命。

▌美国科学家开发新型高导膜材料推动海水淡化

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海水淡化膜,通过嵌入创纪录数量的带电分子,大幅提升了膜的导电性和离子排斥能力。这使得电渗析过程在更高盐度下仍能高效运行,用更少的能耗移动更多盐分。该膜的导电性是当前市场主流防漏膜的十倍,有望大幅减少盐水副产物排放。

▌谷歌首次在亚洲部署地热能源

谷歌宣布与瑞典Baseload Capital合作,在中国台湾签署首份地热能源采购协议,支持其在台数据中心供电。协议将引入10兆瓦地热电力,拓展谷歌在亚洲的可再生能源布局。Baseload自2019年起在台布局地热资源,本项目为谷歌继美国Fervo项目后在全球的又一地热投资。

▌法国投五千万欧元启动高温超导计划

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联合启动SupraFusion PEPR计划,获法国2030计划7年期5000万欧元(约3.9亿元人民币)资助,专注开发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聚焦REBCO带材性能提升、高电流导体开发、超导线圈保护、大型电磁体示范及紧凑型聚变电站应用。项目将为核聚变领域提供新型关键材料支撑,助推法国前沿能源战略。

▌美启动芯片供应链232调查聚焦国家安全与产业链重构

特朗普政府根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启动针对半导体的国家安全调查,涵盖芯片原材料、制造设备及其下游电子产品。此次行动强调评估“提升本土半导体产能的可行性”,并为潜在的贸易干预措施铺路。公众意见征集已开放,预示该项调查将快速推进。

▌澳大利亚推出高精度量子导航系统颠覆传统GPS依赖

澳大利亚初创公司Q-CTRL成功演示其商用级量子导航系统“Ironstone Opal”,无需依赖GPS信号,具备极高抗干扰能力与精准度。系统通过量子传感器被动读取地磁场变化进行定位,精度比GPS高达50倍。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军事、航空航天及关键基础设施导航,标志量子技术在实用级定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欧洲AI投资一季度同比增长55%,多国初创与巨头项目齐头并进

Balderton Capital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AI投资同比增长55%,达30亿欧元,占科技投资比重持续上升。若不计AI,欧洲其他科技板块则下滑10%。欧盟计划提供2500亿欧元支持AI及工业技术,加速技术自主与落地。英国依旧是欧洲AI投融资主力,德国同比增长74%。欧洲AI领域的Top 10融资企业覆盖从AI基础设施、药物设计、视频生成、法律服务到机器人和金融风控等多个应用场景。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企业家
联系Ta
联系企业家
为保护双方个人信息请联系您的专属助理进行接洽
我再想想
点击复制
复制成功,请去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