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5年是公募化改造大限,万亿规模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将上演“生死时速”; ②有券商反馈改造时限提前半年至今年6月; ③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后,券商资管规模、收入双降几成定局,保证金产品的公募化改造备受关注。
财联社4月16日讯(记者 李迪)近期,又有一批持有期型产品陷入规模困境。
近一月内,已至少有24只持有期型基金发布清盘预警,其中多为持有期一年及以上的产品。这些基金中,部分基金业绩排名靠后,导致投资者持有意愿下降,因而产品面临规模难题。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震荡市下,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灵活性要求提升,这也使得一些持有期产品在市场中遇冷。
二十余只持有期型产品发布清盘预警
记者梳理巨潮资讯网公告后发现,近一月,共有鹏华兴鹏一年持有期混合、大成汇享一年持有混合、招商瑞和一年持有期混合等24只持有期型基金发布清盘预警。其中,13只基金是持有期一年及以上的产品,占比过半。
上述基金发布清盘预警主要是由于规模过小。
以工银瑞信民瑞一年持有期混合为例,截至今年4月19日日终,该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再以嘉实稳健添翼一年持有期混合为例,截至今年4月9日,该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此外,近一月,还有南方誉丰18个月持有混合、富国智盈稳进12个月持有混合(FOF)两只基金已经正式进入清算程序。
其中,南方誉丰18个月持有混合于今年3月20日已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于今年3月22日正式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
部分规模过小持有期型产品业绩不佳
上述因规模过小而发布清盘预警的基金中,部分产品中长期业绩排名靠后。业绩不及预期,投资者“用脚投票”,可能是其规模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以4月8日发布清盘预警的长盛先进制造六个月持有混合为例,截至4月14日,该基金A类份额过去一年回报为-20.18%,在421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199;过去三年回报为54.66%,在2884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876。
再以3月22日发布清盘预警的财通稳进回报6个月持有混合为例,该基金A类份额的过去一年回报为1.59%,在129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097;过去三年回报为1.59%,在105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756。
震荡市下持有期产品遇冷
在近两年市场震荡持续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灵活性要求提升,一些持有期产品在市场中遇冷。
一资深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近两年市场震荡较多,政策和国际局势时常发生变化。持有期基金虽然能帮助投资者长期持有,但是具有灵活性差这一缺点,因而市场接受度有所下降。近两年,公募行业发行两年、三年等较长持有期基金的意愿也已经下降了很多。”
此外,持有期产品在过去几年中未能实现理想收益,也造成了持有期产品的市场欢迎度下降。
“购买持有期型基金,投资者不仅需要承担流动性风险,还要承担持有期间市场波动加剧的风险。如果承担风险后还未能获得相应的理想收益,投资者自然会不认可这类产品。”一资深公募渠道人士如是说。
该人士还补充说,“在几年前的市场高点时,公募发行持有期型产品的数量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一些机构预判股市将来会震荡加剧,因而想通过持有期型产品来避免投资者频繁申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而在过去几年,许多持有期产品业绩表现未能达到投资者预期,而投资者又因资金锁定而无法及时止损,于是对这类产品的信心也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