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日报 4月18日讯,今日新消费日报的主要内容有:吉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拉动销售额超100亿元;Temu、Shein提示美国消费者4月25日起调价;商务部探索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管理。
《科创板日报》4月15日讯(记者 唐植潇)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之下,素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商家正通过调整出口路径、拓展替代市场等方式寻求出路。
近日,《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深圳华强北看到,从赛格广场到华强电子世界,多个商圈人流如常、热度不减。走访过程中,记者还看到不少带着样品单的国内外顾客,在各家商铺间来回拍照、沟通。
多位主做出口的AI终端、穿戴设备、配件商家反馈:虽然美国关税政策尚未真正落地执行,但市场的传导已至柜台前。与此同时,《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发现,AI终端、穿戴设备等中低价产品仍在出货,而以显卡为代表的高价值电子品,则出现价格波动与客户犹豫。
出口温差:显卡起伏,AI终端定价平稳
《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深圳华强北地区多家售卖显卡的柜台,这些卖家都称,显卡和CPU近期都出现了多次价格上涨。
“你想买的时候再来问价。别提前看,显卡现在一天一个价。”赛格广场三楼,一位主做NVIDIA显卡零售的商家如是说。他坦言,虽然显卡并非美产,理论上并不在此次加征关税波及范围内,但市场情绪与预期已充分反映在价格上。“这几天NVIDIA GeForce RTX 3060都涨了一波,我们做散单的居多,价格变动特别快。”
尽管目前显卡芯片仍由美国厂商主导,但全球90%以上的整卡制造和组装环节集中在中国大陆,包括七彩虹、技嘉、微星等一线品牌显卡,均在深圳、东莞、苏州等地完成整卡产线作业。华强北市场则成为全球显卡现货与二手货的流通中枢。
相比显卡的价格跳动,一家主供欧洲市场的智能手表商家则表现得颇为冷静。“我们不做美国。”该商家表示,其当前出货主要面向法国、德国等西欧市场,订单节奏并未出现明显波动。
在华强电子世界三层,一家专做AI翻译机和耳机的商户展示了一张几天前刚刚发往美国的顺丰国际运单。她表示,他们并不提供清关服务,客户通常有两种方式安排出货:小批量订单会选择顺丰国际直邮美国,由快递渠道完成报关清关;而大批量或品类敏感的订单,则需由客户自行安排第三方中转清关路径,如通过越南、迪拜等地贴牌、贴单后转运。
她补充道,有部分客户会先将货物从深圳发往广州,由设在广州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分拣、合包、再出口等操作。广州作为顺丰国际和跨境清关代理的重要集散地,既承担着物流通道的节点功能,也常用于中转环节的中控调度。”
这家商户的产品支持离线翻译、双语识别、ChatGPT接入语音问答模块,对于中东、拉美市场还可切换阿语、西语等多语言预设模板,单价区间在200至300人民币之间,主攻贴牌出货。“出得最快的就是这种翻译笔和AI耳机,有些客户就是拼时效,订单不大,但走得快。”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我国,“转口贸易”本身是法律允许的贸易方式,属于国家统计口径中的对外贸易形式之一。 根据我国贸促会&海关总署说明,“在不虚构贸易路径、具备真实货权交割的前提下,转口贸易属于合法合规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市场对中国产电子产品的依赖度较高。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与Omdia数据,截至2024年,美国86%的游戏机、79%的PC显示器、73%的智能手机、70%的锂离子电池和66%的笔记本电脑依赖从中国进口。
尽管上述产品中部分关键品类目前仍享有关税豁免,但美国商务部近期表示,这些豁免“可能是暂时性的”,未来或将重新审视适用范围。
转运出口亦存在一定风险
“现在亚马逊也会审原产地,一些listing直接被下架。”某物流顾问提醒道。
一位专做美国方向的清关从业者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目前美国CBP(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正提高对中国商品原产地的审查标准。“特别是AI、IT配件这些产品,客户清关时都需要提供完整的链条信息,包括工厂打卡记录、采购合同、支付流水、物流单据、包装照片等。”
他还补充说,不少客户尝试通过其他地区进行转口,但风险已远高于往年:“东南亚的客户也有在用越南、马来中转,但现在这些国家也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反规避调查清单’。一旦被认定为‘洗产地’,可能要补税甚至面临清关拒绝。”
根据其发给《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一份CBP申报清单截图显示,美国清关人员在审核中可能要求提供如下资料:
工厂劳工打卡记录和视频监控截图;
材料采购和供货商发票;
商品制造流程图和质检报告;
转口国家与中方贸易链的实质联系说明。
“转口有风险,目前美国清关变动比较大,没有比较好的方案,只能等情况稳定。”有清关业内相关人士称,“现在不是你有没有货,而是你能不能证明这个货怎么来的、怎么走的。”
在其他出口链条上,头部品牌也在试图“绕过去”:Anker通过越南工厂为其电源类产品申请本地原产地证明,规避美方关税。这种“原产地实质转移”策略,使其产品在出口至美国时,能够获得合理的税收优势,避免被列入高关税清单。
“对比一些依赖贴牌或第三地中转的模式,这类实质设厂的做法更具可持续性。”有清关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若美国对产地溯源审核更趋严格,“有工厂、有文件、有流程”的合规链条将成为硬件出口品牌的基本门槛。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生效,也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了新的选项。越南、印尼、菲律宾等RCEP成员国因具备“原产地累积”优势,正吸引部分产能落地。珠三角一带已有制造商将低附加值环节迁出,以匹配海外清关需求并节省关税。
Canalys(Omdia)高级分析师朱嘉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关税政策短期内会迫使品牌方优化生产地布局,但迁移生产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等难点,因此零售端价格上涨在所难免。”朱嘉弢补充道,这对中低端智能设备的冲击更为明显,而苹果等高端品牌可能因政策豁免获得一定缓冲。
朱嘉弢表示,关税战可能对新兴市场产生连锁反应,不仅打击出口本身,还可能引发本币贬值与外汇管制政策收紧,“或将进一步影响智能手机、AI终端等消费电子的本地进口需求”。
从关税避险到市场替代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多方采访中发现,中东、拉美与非洲等市场正成为中国商家的“替代”出口方向。这些市场对AI终端、低价智能穿戴产品接受度高,政策相对宽松,渠道相对扁平。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当前来自中东、非洲市场的询单呈增长态势,多个AI终端类产品因其“功能明确、贴牌方便、交货周期短”而受到海外客户青睐。部分贴牌类订单常见批量在百台上下,客户更注重是否能快速响应、分批发货。在曼哈商业广场等地,不少商家已将产品标签预设多语版本,以对接更多非英语国家用户需求。
据商家反馈,一些具备基础AI语音功能的儿童手表、翻译笔在尼日利亚、沙特等地出现热销现象,订单正持续累积中。
“尼日利亚客户现在下单比以前频繁很多。”华强电子世界一家销售AI语音手表的商户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他们主要看功能,能翻译、能识图、能接语音指令就行,200元出头的东西,他们出货特别快。”
该商户表示,“他们没那么在意品牌,反而更看重交货速度。有的客户连包装图都发好了,我们只需要贴标、打箱就行。”
这一趋势也得到了数据上的印证。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数据,中国对沙特、尼日利亚、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5.0%、11.9%与18.3%。中东、非洲与拉美的市场吸收能力正在增强,成为电子消费品出口链条中越来越重要的承接地。
这也意味着,企业在“走出去”时能否提前布局新兴市场、稳住清关与交付节奏,亦同样重要。
再看华强北,商家们虽未正面回应“是否会放弃美国市场”,但已纷纷开始调整出货结构。穿戴设备、翻译机、耳机等产品向中东、拉美、非洲集中,显卡则紧盯东欧市场客户下单节奏。
全球市场不确定性下,华强北没有停下脚步,并朝着新的出口通道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