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间,金溢科技2024年年报正式出炉,延续2023年的高增长态势,2024年金溢科技实现全年营收5.96亿元,同比增长16.39%;实现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幅59.69%。
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海南机场锚定做强做优做大目标,抢抓重大发展机遇促转型、谋创新,持续拓宽空中“朋友圈”和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此外,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发挥多业态协同优势的同时,还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动“去地产化”、完善分红机制等,以构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竞争力。
破浪启新局,海南机场2024年财报交出了一份创新提质、凸显韧性的答卷,机场主业营收占比大幅提升、重点建设项目如期推进、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是海南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节点,海南机场涉及的多个封关运作项目也已将悉数竣工验收。市场分析指出,海南机场拥有海南自贸港的关键空港枢纽码头优势和海口日月广场免税标杆商业资源等核心优势,中长线有望直接受益海南自贸港建设。
海南机场在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获得多方肯定。作为海南机场间接控股股东,海南控股表示,坚定看好旗下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已于近日增持海南机场股票1.54亿元。多家券商也给予海南机场“优大于市”“买入”“增持”“推荐”等评级。
业绩表现健康向好:主业营收占比跃升、关键经营指标创新高
2024年,海南机场实现营业收入43.68亿元;其中,机场管理主业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41.68%。短期受地产去化节奏及海南免税贡献回落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归母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下降51.88%。截至2024年底,海南机场总资产536.91亿元,同比下降3.77%,归母净资产235.19亿元,同比增长1.72%;资产负债率52.17%,较期初下降3.42个百分点。
近年来海南机场持续推进聚焦机场主业战略,加快存量地产项目去化,报告期内完成海口海航大厦、儋州3024亩农业发展观光用地等项目公司处置,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计划,海南将在2025年年底前适时启动封关运作。海南机场旗下三亚凤凰机场、琼海博鳌机场共涉及4个封关运作项目,包括三亚凤凰机场国际航站楼改扩建项目、“二线口岸”查验设施设备建设项目,琼海博鳌机场货运基建新建改造项目、国内航站楼基建改造及海关监管配套查验设备设施项目,目前已全部竣工验收。
业绩短痛虽存但未改健康基本盘,海南机场2024年年度财报透露诸多向好信号。
海南机场在年报中表示,消费增长放缓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导致免税商业业务业绩同比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公司对联营单位的投资收益。由于公司在处置海南兴业国际联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产生的投资收益、部分债务重组收益等属于非经常性事项,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海南机场年内盈利承压或还与系列升级变革有关。转型是一场资金密集型的战役,过程中企业首先面临的可能是业绩下滑的困境,但变则通、通则久、久则达,因此用短期阵痛换护城河是不少业界公司的做法。
海南机场还在信息咨询、硬件提升、交通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旅客出行。如对航站楼卫生间照明、智慧衣帽间、儿童娱乐区等设施进行升级,增设了过夜休息区、机场租车点及停车位指引标识等,配备了支持45国语言实时互译的智能翻译机等。
其中的设备更新、项目改造等关键环节均需大量资金投入,短期内对公司利润空间造成一定挤压。
一季度多项经营指标创新高 透露诸多向好信号。
进入2025年,海南机场以“开年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实现了首季“开门红”。在海南自贸港59国人员免签入境、全面免签和单方面免签等系列便利政策的加持下,公司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等经营指标攀上新高度。
2025年一季度,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实现运输起降3.9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04.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5万吨,同比2024年分别增长16.4%、9.7%、9.6%,其中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突破22.1万人次,同比激增74.2%,以亮眼成绩单勇夺一季度“开门红”。
其中,三亚凤凰机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文旅深度融合的双重驱动下,呈现“黄金周”向“黄金季”演进的显著特征。春运40天保障航班1.8万架次,运送旅客342万人次,其中7天单日客流超9万人次,2月5日以9.26万人次刷新通航以来单日纪录。春节后连续18天持续保持单日客流量8万人次运行,全季度日均客流量达7.83万人次,长尾效应显著。保障能力提升方面,三亚凤凰机场依托新增11个E类停机位,春运期间日均保障航班449架次,宽体机单日最高保障138架次,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2.3%,实现“宽体客机应飞尽飞、高峰时段高效周转”的突破性进展。
锻造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盈利兑现图谱渐显形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幅有关海南机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作为海南省体量最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海南机场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引领,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为纽带,聚焦机场群、临空经济示范区、商业业态创新等锻造新质生产力,构筑“民航+”发展新格局。
破茧蝶变,海南机场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过程中尽显其创新底色。
“我们的临空产业围绕机场人流加物流的天然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三个机场临空各有侧重。”海南机场方面表示,希望将海口美兰机场临空打造成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低空经济、航空物流、科技研发、临空高端制造的港产融合示范区。将三亚凤凰机场临空打造成跨境贸易、商贸会展、免税消费等新兴服务业态的示范区。将琼海博鳌机场临空打造成依托博鳌论坛会展经济和通航产业为主的一站式服务基地。
临空产业作为海南机场的重要布局,已实现破题开路。其中,飞机维修已发展成为自贸港“金字招牌”,位于海口美兰机场北区的国内首个“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着力打通飞机维修与改装、飞机拆解、航空零部件制造与再制造、航材贸易全产业链条,目前已获17个国家和地区颁发的航空维修许可与OEM授权,实现了多项业务创新和多个境外飞机“首单”业务落地。
海南机场临空产业又一先导性项目“海南自贸港大封关航空物流及加工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是自贸港封关契机下的政策集成应用示范。
资料显示,该项目将建设自贸港首个进境冰鲜水产品、首个空港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以及首个航空前置货站,承载自贸港全品类货物,实现“大、重、危、冷”航空特货高效通关和加工示范。创新实践“机场里建园区”,通过400米下穿通道直连机场跑道,货物在抵港后1公里内,即可完成通关、查验、仓储、加工、离港的全部作业流程。
封关运作是海南“一号工程”,前瞻布局、汇集优势资源的海南机场无疑是其中受益者。
海南机场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封关后,海南将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监管模式,叠加离岛免税、保税航油、第七航权、59国免签、加工增值30%免关税、双15%所得税等政策,进一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持续吸引国内外总部企业入驻,对公司机场业务、免税业务、持有型物业及酒店业务形成积极促进作用。”
笔者获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琼海博鳌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完工,正式投用后将分别具备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和300万人次的保障能力。
另据统计,2024年海南机场参与的5家免税店离岛免税销售金额约52亿元,占海南岛内12家免税店离岛免税销售额比例约为17%。公司还参股了海南海航中免49.9%股权(口岸免税),海南海航中免拥有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2家机场口岸免税店及多家机上免税店。
二级市场上,海南机场股价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开始呈现回升态势,Wind数据显示,公司股价近半个月累计涨幅达3.01%;近日,离境免税“即买即退”政策引爆免税股,海南机场股价也连续多日飘红,走势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分析认为,随着海南自贸港的深入推进和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以及公司自身机场管理、免税与商业等业务的不断发展,海南机场股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其业绩增长空间同样被寄予期待,根据多家券商给出的预测,海南机场2025年全年净利润或达7.2亿元以上,较2024年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