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保险黄金发展期,平安如何把握?
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有所作为、有大作为、有新作为?这也是平安作为中国新时代企业要回应世界的时代命题。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黄金时代的到来,都伴随着技术的更迭。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现代制造业的崛起;电气时代,电力与内燃机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信息革命中,互联网的普及让世界步入数字化浪潮。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爆发,正推动社会迈向智能经济新时代,也加速了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

宏观环境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有所作为、有大作为、有新作为?

这也是平安作为中国新时代企业要回应世界的时代命题。

从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制定了国内第一套代理人制度“基本法”,在国内首创“利差返还型”险种,再到以“国际标准、中国优势、科技赋能”为核心启动新一轮寿险改革,平安一直在以变革破题,也在变革中求索新的时代机遇。

如今,面对经济周期的潮水退去,与老龄化时代到来,平安也正在书写逆势增长的新范式。

在近日举办的平安寿险第29届高峰会以及平安产险明星会上,马明哲分享了对行业的最新研判,在两份贺信中,他提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行业正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唯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耕高质发展主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修炼内功、固本筑基,才能屹立潮头,收获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作为行业巨轮,掌舵人的两封贺信背后,可以透视出平安这艘巨轮如何锚定自己的黄金航道。

大变局催新势:行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在保险业,平安寿险一年一度的高峰会是行业标杆,从1996年至今,每一年高峰会上的发言,都会成为外界了解平安战略的重要线索。作为行业领军者,平安的一举一动,代表着行业的趋势与变化,平安的高峰会就像“旗帜”,让业界管中窥豹。

此次贺信上重申了当前局势,“宏观环境深刻变化,行业转型持续深化,客户保障需求强化,保险企业肩负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更加凸显,唯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耕高质发展主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修炼内功、固本筑基,才能屹立潮头,收获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寿险的历史性黄金发展期背后,究竟什么在变?

首先,宏观环境变了。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已连续两年完成了5%的GDP增长目标。今年,经济目标仍然维持在5%左右的水平,决心明确且充满信心。

从长远和大势上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良好支撑和许多有利条件。展望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

正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人心优势、基础优势、发展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机遇优势等综合优势相辅相成、叠加放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截至去年末,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51万亿,对应14亿的人口总数,我国人均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0万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之一,随着居民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寿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保险作为重要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工具,有着巨大的可为空间。

第二,行业需求在深化。

保险行业的发展,源于多方面的需求,例如,风险保障、养老需求、财富传承等。

华泰证券认为,从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是保险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

以寿险为例,中国的寿险深度目前处于国际经验中的低位,也处在寿险业高速发展的周期起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前景将为寿险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

尤其是如今低利率环境下,寿险这样能够穿越周期、成长价值突出的产品,特别是分红型产品,含金量会越来越高。

第三,人口结构在变化。

除了宏观经济与资产端变化,保险黄金发展期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就是整个人口结构所带来的红利。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正成为从家事变成国事,相应的“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正成为刚需。

“十四五”以来,每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都对老龄和养老工作作出部署。我国的养老三支柱中,第一支柱压力逐年加剧,第二支柱覆盖有限,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是当务之急。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要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而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措辞则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时隔一年,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已从“积极发展”变为“加快发展”,其迫切感已不言而喻。

专家分析,我国预计将在2030-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也就是说,真正的老龄化考验最快五年后就要到来了。

在平安集团联席CEO郭晓涛看来,寿险已经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而是将成为中国进入老龄化、长寿时代的刚需。

第四,科技在催化。

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社会正在进入AI时刻,人工智能带动产业升级势不可挡,但产业赋能有先后。

平安首席科学家肖京认为,AI能创造两方面价值,效率和智慧。效率可以让运营、服务降本增效。智慧则能使经营决策的过程,从传统的靠“经验”拍脑袋,转变为靠“数据”智能化。

从这两个作用出发,AI发展中最受益的行业是金融、医疗、养老,主要的原因是规模大、流程长、人力成本高。

从这方面来看,金融行业肯定是最优先会被这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形成产业升级、创造价值的行业。

瑞银此前估计,对于保险行业来说,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2025年NBV将边际提升9%-17%,推动估值边际提升9%-18%;2030年NBV将边际提升17%-35%,估值将边际抬升12%-26%。

寿险行业爆发,似蓄谋已久的潮汐,在人口、政策和利率三重推动下上岸,是必然的共振。

预见变革:守正创新,重塑黄金发展期业务逻辑

中国保险市场正历经静默变革,老龄化与低利率浪潮来袭,撕开传统保险模式的口子,万亿级市场需求喷薄。

面对变化,平安要如何应对?

平安在年报致辞中,已经给出答案:“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商道恒常,守正创新。”

事实上,在创业的36年里,马明哲是少数率先清醒地预见到社会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保险人,并一直躬身入局,直面变革。

2019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寿险改革在平安铺开,其改革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这不只是规模要做到最大,其经营模式也必须在人寿保险领域成为“排头兵”。

到今年,改革行至六载,平安的这条“闯关”路,成绩有目共睹。

2024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28.8%,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大增43.3%。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投资收益水平位于市场前列。

卓越成绩,离不开平安在产品、渠道上的变革。

在渠道端,过去,平安寿险是人海模式,现在,继续“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产能、高收入”的三高代理人队伍。

在产品端,平安寿险则借助集团构建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创新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康养”、“保险+居家养老”等产品及服务,并不断优化迭代,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随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产品矩阵的完善,平安代理人的定位已进化为“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随着近年来数字化改革的深入,平安业务的第一触点代理人,也开始追随时代潮流,被科技武装,借助人工智能工具,赋能获客、活客、留客、服务等环节,为展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例如,平安科技在寿险方面的应用已进入到3.0智能时代,代理人从传统“扫楼”,变得科技感十足。内部三大工具可以赋能代理人进行日常销售与客户经营,包括代理人专属的智能助理机器人AskBob,提供全流程保单服务、构建与客户之间沟通桥梁的金管家App以及代理人销售及管理工具“口袋E”APP。

寿险改革的核心归纳起来就是“国际标准、中国优势、科技赋能”。对中国平安而言,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驱动保险“黄金发展期”的核心引擎——AI赋能精准营销、智慧风控提升效率、“保险+医疗养老”生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唯有成为“变革本身”,方能把握时代机遇。但在每年的贺信中,又不难看出平安人的底色一直未有动摇。

其主线之一,就是永褒本心,专业至上。

今年的两封贺信,依旧强调初心与专业,并承诺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铭记为民初心,深刻为民信念。

保险起于民、兴于民,亦要造福于民。

长期以来,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平安存在发展的价值追求。马明哲一直强调,不忘走过的路,不忘从事保险的初衷。

不论在1999年的第一届高峰会,还是到如今36年后高峰会上,他始终强调“我是一名保险推销员”,平安要为广大客户提供保障,为万千家庭送去福祉。

第二,锤炼专业能力,淬炼客户信任。

“专业”是平安百年品牌的基石,也是平安的立业之本。

今年的年报董事长致辞中强调,从初心出发,专业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相信未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将是能够有效解决行业挑战、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人民向往的企业。

只有提供最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服务,在客户的认可中获得职业尊严,才是平安能够穿越周期,成为行业先锋的底气。

风口领跑:从产品供给到生态构建的平安实践

老龄化叠加低利率,保险行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新时代的星辰大海。

但并非人人能享这场盛宴,谁能把冰冷保单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谁才是赢家。黄金发展期并非人人有份,谁能更快适应结构性变化的竞赛,谁才能成为受益者。

平安将“改革创新”定为2025年度经营方针的重要主题,全面数字化战略定为2025开年的首要任务。

“时代机遇在前,信心赛过黄金。”两份贺信中,多次提及“信心”两字。

那么信心,来自哪里?

产品创新、生态布局、科技领先、体系健全,手执四大利器,平安底气来自产品、技术、生态实的代际领先。

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产品都是第一手准备。必须要有成熟的产品、齐全的产品矩阵,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平安亦是如此,产品是平安生存的基础,也是代理人展业的竞争力。

为应对利率中枢下行,防范“利差损”风险,平安在产品端不断创新,融合安全、增值、服务的核心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例如,作为财富压舱石的分红险上,平安就展现出了稳健的投资能力和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平安资负两端共振联动,打造好产品。公司投资规模超过5.7万亿,2024年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6%,平安以卓越的投资实力,在主要同业里边位居前列。

不光有好产品,老龄化让寿险从“可选”变“刚需”时,平安早就跳出红海,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的生态布局,重新定义行业天花板。

在服务养老保险第一、第二支柱方面,平安集团是最早的先行者,目前也是规模最大的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医疗养老服务的聚合上,平安健康作为集团医险协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并通过深耕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及先进科技能力建设,夯实服务底座,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随着平安医养战略的逐渐落地,平安持续把医疗照护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构筑起了"到线、到店、到家"的服务能力,数百项医疗健康及养老服务资源的广泛覆盖、以及可获取的优质自营资源,形成了平安自身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势。

近年来,平安深化布局“保险+养老”模式,持续优化“智能管家+生活管家+医生管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居家养老联体模式。

截至2024年底,中国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在5个城市启动。

平安的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两大生态圈,已不是简单业务叠加,而是从卖产品到经营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颠覆。数据显示,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约70%,这背后,正是不同生态间的化学反应,也为代理人展业提供了重要抓手。

今年的MVP总冠军叶云燕,就是借助康养战略赋能,为82位客户申请了康养社区资格,成为全系统第一。

此外,平安的护城河还有科技能力。其有着先发优势的科技与数据建设,结合业务赋能,对外,正将保险从“低频交易”变为“高频服务”,为客户带来从金融服务到医疗健康的陪伴体验,对内则持续帮助寿险业务人才成为高产能、高收入、高质量的“三高”铁军。

据肖京介绍,平安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二十多年,持续投入,已经构建了包括金融、医疗在内的9大数据库;覆盖智能图像、智能语音、大数据等场景的5大实验室;以及平安新金科、金融一账通、平安好医生等3大科技公司,筑牢“953”科技底座。

依托“953”的坚实基础,平安打造了流程化、制度化、系统化的“三好五星”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工具赋能代理人团队管理、客户经营等多方面,为代理人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构建起AI护城河。

在平安内部,科技不只是技术,而是成为底座,实现了技术、专业、场景、生态的四维协同,从降本到增效,全面渗透,赋能各项业务与环节,在金融、医疗、养老这些核心业务板块全面落地各种各样智能化的方案,规模化地为客户提供省时、省心、省钱的服务,真正实现提高效率、聪明经营这两大目标。

2024年,平安运用 AI 驱动销售1364亿元。在数字金融领域,建设一体化智能语音坐席体系,2024年平安 AI 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快速响应、服务消费者。

平安寿险通过智能核保、智能理赔,实现93%的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平安人寿的闪赔服务平均支付时效仅8.4分钟,寿险保单闪赔占比达56%,基于 DeepSeek 打造 Al 理赔专家,构建多险种智能审核体系,复杂案件准确率83%,较原模型提升23个百分点,助力客户实现"快赔快享"。

借好医生 APP 的 1.4 亿注册用户,平安构建全球最大医疗健康数据库之一。数据被 AI 核保系统转化为效率燃料,传统人工核保需 48 小时,平安 AI 系统缩至 8 分钟。智能理赔 OCR 技术错误率压至 0.3%,远低于行业 2%平均水平。这不仅是技术胜利,更是商业逻辑重构。

效率转化为商业优势。2024年,平安寿险 13 个月续保率达 96.6%,比行业均值高 9 个百分点;使用医疗生态的客户客均利润是非用户的3.4倍。数据驱动的服务黏性,让保险成客户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科技赋能业务更隐秘的颠覆在定价权。“臻颐年”康养社区住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慢性病住院率同比下降 11%,拉低该群体保单赔付率。

这种动态风控能力,让平安能以低成本提供精准保障,但这只是开始。平安科技布局贯穿整个价值链,从客户触达、风险评估到服务落地,数据和技术重塑各环节。

科技正在重构平安的价值链,而背后是平安对“保险本质”重新定义。保险不再只是合同,而是基于数据和服务的长期关系。建立这种关系,需技术支撑,更需生态协同。

如凯文凯利所说,当答案变得唾手可得,真正有价值的反而是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正确思维的能力。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平安的改革还在路上。

“2025年高质发展仍是个险经营唯一主线。如何定义高质量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做优、增优、育优’,不仅个人优秀,更要打造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新质团队”,杨铮表示。平安已通过多维布局为代理人进阶积蓄势能,这是真正的底蕴和优势。

2025年,平安寿险将以“做优、增优、育优”为核心策略,进行“四合一”通盘运作,重磅支持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所谓“四合一”体系,是举平安集团和平安寿险之力,为代理人提供四合一体系重磅支持:升级基本法、重构培训、拓展客户经营模式、焕新“产品+服务”体系。其中,基本法是持续牵引队伍向上、向好的动力;培训是为了给队伍打粮食做好技能储备;客户经营和产品服务,则是队伍的获客武器,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

正如杨铮所言,“四合一运作,就是给大家增添动力、强化能力、配足武器。”以专业能力创造客户价值、以社会责任融入民生服务,这也是新时代平安寿险代理人的目标。

平安一路走来,或许也验证了一个商业世界的终局发展,真正的行业引领者,不是执着于眼前蛋糕,而是创造更大餐桌。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但对平安这艘巨轮而言,即不拒绝速度,也从不忘记长期主义的底盘。

大金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