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资管周报:部分银行理财加入“稳市”大军;东亚期货遭禁止新增资管业务1年
把握资管行业脉搏,综览每周市场动向,尽在财联社《资管周报》

▼热点导读

银行理财加入“稳市”大军,业内直呼史无前例,有机构动用自营资金增持旗下产品

“跨境理财通2.0”展业4个月,试点券商比开户量,比产品与服务,都有哪些新打法?

险资入市比例再上调,1.66万亿增量资金在望

罕见遭禁止新增资管业务1年,东亚期货再被罚,4559万高价罚单才出不到3个月

▼资管要闻

银行理财资金加入“稳市”大军,业内直呼史无前例,有机构动用自营资金增持旗下产品

在最强“稳市”组合拳后,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意愿如何?截至目前,已有交银理财7家理财机构公开表态加码ETF投资。有业内人士对此直呼“力度史无前例”。据财联社记者自业内采访获悉,兴银理财将用自营资金增持公司含权产品。信银理财相关人士也告诉财联社记者,将通过“固收+多策略多资产”组合配置,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不仅如此,站在中长期角度,有业内人士认为,理财公司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是顺应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应对底层资产收益下行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配套持续优化,也为理财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进一步打开空间。财联社记者调研多家理财公司了解到,证监会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后,有理财公司“正在注册网下投资者”,为参与IPO新股网下申购做准备。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2001547

“跨境理财通2.0”展业4个月,试点券商比开户量,比产品与服务,都有哪些新打法?

自2024年12月4日首批14家券商正式展业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2.0”业务已展业满四个月。

各券商展业情况有何新动态?据财联社记者了解,业务开展初始,各券商投入较多的工作是开户,从中信建投、银河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平安证券等券商展业情况来看,普遍采用产品和服务双轮驱动展业成效。在跨境理财通的产品布局上,各券商基于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服务模式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提升跨境投资便利性。从客户情况来看,跨境理财通客户以高净值人群为主,但年轻化趋势初现,各家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拓展新一代投资者。从战略角度来看,以“跨境理财通”为契机打造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已成券商共识。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998111

银行扩“中收”再添新花样?广发银行拟新增“跨境理财通业务”收费项目 为今年行业首例

部分银行逐渐收紧“跨境理财通业务”费用优惠。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广发银行4月8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该行拟新增“跨境理财通业务”收费项目。具体为,广发银行向境外合作机构提供投资者“南向通”投资账户服务,将按协议收取相应费用。价格公示期为: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7月8日。4月10日,财联社记者咨询该行客服人员获悉,根据公告,该拟新增收费项目可能主要涉及境外机构客户。据上述客服人员,目前个人客户跨境理财通转账汇款等操作依旧为免费。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2000176

国资委罕见盘中强势护盘,70多家央企发布利好,公募称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2.0时代”

国务院国资委盘中发声,表态支持央企及控股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力度。在基金公司看来,“中央汇金+央行再贷款”构成了平准基金机制实质性落地,金管局新政,保障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上调释放长期资本动能,多部委协同政策组合拳传递出“稳市”的决心。市场在关键节点得到多方积极力量的支持,释放出强烈的稳市信号,显示出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坚定看好,有望对市场信心起到提振作用,引导市场预期向积极方向发展,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996712

关键时刻,险资入市比例再上调,1.66万亿增量资金在望,公募第一时间解读

4月8日,在央行、中央汇金等表态坚定呵护市场之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是最为主要的看点。富国基金测算显示,保险行业2024年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1.66万亿增量入市资金。从实操层面看,截至2024年末,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区间,新规下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30%-40%,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限空间。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996358

又两只发起式基金清盘预警,业绩关也难过,占近四成的发起式难过规模大考

今年以来拉响清盘警报的产品中,发起式产品占比近四成,三年规模大考仍是难跨鸿沟。4月10日,上银基金、西部利得旗下各有1只产品发布清盘预警,2只产品均是发起式基金。分别是西部利得年内首只发布清盘预警的产品,也是上银基金今年进行清盘预警的第二只产品。同样是发起式产品,上银稳健优选12个月(FOF)在2月21日预警清盘,3月4日正式清算。经统计,今年来已有58只公募产品发布清盘预警公告,其中发起式产品有22只。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2000276

消费金融助推,资产管理信托3月成立规模841亿,环增132%

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与市场信心修复,3月信托市场数据在迎来显著回暖。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3月发行信托产品2772款,环比增长32.51%;已披露发行规模达1511.21亿元,环比增长57.41%。3月成立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464款,环比增长53.52%;已披露成立规模为841.21亿元,环比增长132.49%。从结构上看,标品业务与非标业务呈现结构性分化,“债稳股进”格局初现端倪,非标业务扛起增长大旗。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998037

▼机构动态

罕见遭禁止新增资管业务1年,东亚期货再被罚,4559万高价罚单才出不到3个月

上海证监局最新披露的一则发文日期为2月20日的《关于对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采取暂停新增资产管理业务12个月监管措施的决定》。内容提到该公司存在的违规行为有两项,即业务人员管理混乱,任用非公司人员或不符合投资经理资质的员工进行询价及下达交易指令。从罚单情况来看,上述违规行为早在1年前已经被责令改正,但由于未整改到位,因此被采取暂停新增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措施。

值得留意的是,早在去年底,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东亚期货与公司资管部多位人员均收到来自央行的罚单,涉及罚没总金额4559.01万元。此次再收到上海证监局的罚单,不排除一案多罚的可能性,或对该公司资管业务乃至公司整体发展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2001931

冯波、杨宗昌、王元春……易方达三名将卸任六产品,新手基金经理批量上位

冯波、杨宗昌、王元春,如果是在2021年公募基金人气顶点时开始关注这个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或许对这几个名字并不会感到太陌生,尤其是投资易方达的基民们。4月12日凌晨,易方达官网公告七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上述三位知名基金经理分别卸任其中两只。

由于易方达尚未开始披露2025年一季报,如按可考的最新数据,截止2024年末,冯波、王元春、杨宗昌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79.86亿元、247.85亿元和94.74亿元,若同样按截止2024年末的数据统计,本次三人卸任所涉及的六只产品总规模达308.5亿元。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2002269

新股报价不审慎,知名私募与一公募被限制网下打新6个月

围绕着IPO报价不规范不审慎,监管又出新罚单。4月7日,中基协官网发布了两份自律举措决定书,分别对中海基金、盈峰资本采取限制网下打新6个月,并要求参加合规教育的自律举措决定书。1家公募和1家私募被处罚的原因大同小异,均指向了参与IPO打新时未能审慎报价、定价依据不充分等行为。中基协给出处罚通知,2家机构被采取列入网下投资者限制名单6个月,并要求参加合规教育的自律举措。此外,公司需要在接到决定书后,一个月内,安排相关负责人完成合规教育课程,并需要提交《关于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合规承诺书》。

(详情参见:
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995707

王健、陈红、刘玉生等多位公募、券商资管高管,携手创办私募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4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了最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其中有一家名叫“上海世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世赢私募),其总经理是长安基金原副总经理王健,投资负责人是兴证全球原基金经理陈红,合规风控负责人是华泰证券(上海)资管原副总经理刘玉生。世赢私募是近年来新备案登记的私募管理人中,少见的拥有公募、券商资管高管班底的私募。

▼市场跟踪

上周,主要权益指数大幅下跌后反弹。上证50下跌1.60%,创业板指下跌6.73%,中证1000、中证2000分别下跌5.50%、7.01%。涨幅靠前的行业板块是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国防军工,跌幅靠前的是电力设备、通信、机械设备。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下行。截至4月11日收盘,1Y、5Y、7Y国债分别报收1.40%、1.43%、1.49%,分别较前一周收盘变动-7BP、-10BP、-16BP;10Y、20Y、30Y国债分别报收1.66%、1.97%、1.86%,分别较上周收盘变动-6BP、-3BP、-5BP。

(数据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上周新成立基金 17 只,合计发行规模为204.69亿元,较前一周有所增加。包括股票型基金发行181.55亿元,债券型基金发行23.14亿元。本周将有33只基金开始发行,其中被动指数型(24 只)、增强指数型(4只)、中长期纯债型(2 只)。

据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的数据,上周(4月7-11日)理财规模延续扩容态势,不过增幅收窄,环比增1043亿元至30.72万亿元,规模增幅略弱于季节性。理财破净水平小幅抬升,全部产品破净率由前一周的0.7%升至0.8%。产品业绩不达标率下降,全部理财业绩不达标率环比降2.3pct至18.4%。

大资管追踪 银行理财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合作
专栏
相关阅读
评论
发送